13.5.1 基本情况
电能被传输到牵引车辆上,那么在接触线和参考电位 (即大地) 之间就必然存在一个等于操作电压的电位差。这就是说在接触网周围总会产生:
—电场E,只要接触网不断电它就存在;
—磁场H,它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
媒体报导中经常提到的所谓电污染,就是指电磁场对铁路设施周围的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13.5.2 电磁场对人的影响
在一些国家,法律规定了公众能够接近的高压设施的电场和磁场强度的允许值。在[13.16] 中,德国环境保护部 (BMU) 就考虑了IRPA [13.17] 中的建议。
由于磁感应,即磁通密度B测量相对较容易,常常采用它作为参照值,而不是磁场强度H。在均匀磁场中
磁通密度B的单位是特斯拉(T),1T=1Vs/m2。借助1μT = 10-6T,μ0按照式(10.9) 取值,以及μr=1,可以利用下面的等价关系转换描述均匀磁场的参数
1A/m等价于1.256μT,1μT等价于0.7962A/m (13.15)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下面的资料是以 [13.18] 中的研究为基础的。
在人体表面,电场产生电荷,电荷引起电流流过人体。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1kV/m的电场将在人体内引起约0.015mA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对应的电流密度为0.2~0.3mA/m2。电场引起的电流既不是人体导电率的函数,也不是人体大小的函数。
与此相反,磁场在人体感应的电流既是人体导电率的函数,也是人体大小的函数。50Hz,1μT的磁场可感应出电流密度约0.01mA/m2。
业已证明,电流密度为1 mA/m2及以下时,人体没有感觉。当电流密度为10mA/m2及以上时,人眼前会感觉到闪烁。100mA/m2及以上的电流密度会引起人的神经和肌肉兴奋。危险极限值是100mA/m2,真正可能造成伤害的值是在1A/m2左右。人体平均截面积为0.06~0.07m2。
表13.1归纳了典型的16.7Hz、50Hz铁路牵引供电中的上述数值。 表13.2中列出了不同频率供电的参考值。 表13.3给出了在铁路周围测得的电场强度和感应磁场强度值。
图13.17 轨面以上1m的磁场强度的测量值和计算值比较,Itrc=2×1000A[13.20]
---—无回流线,计算; ——有回流线,测量;------—有回流线,计算
图13.17是电气化铁道的磁场强度特征图,磁场强度作为到一条双线铁路的中心线的距离的函数。[13.20] 中给出的磁场强度测量值是以每条线的接触网电流1kA为基准的。
通过评估表13.1到表13.3中的内容可以得出结论,BMU就电场和磁场规定的最严格限值在铁路实践中也是不会被超过的。因此,铁路运营设备产生的电磁场不会构成对人体的伤害。
关于感应纵向电压 (纵电动势) 和钢轨—大地电位差的潜在危险在第13.4.3节和第12章中已作讨论。
表13.1 按照 [13.19],低频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13.5.3 电磁场对设备的影响
13.5.3.1 一般影响
电气化铁道的电磁场同样会影响其周围的电气设备和设施。人身上的心脏起搏器或其他类似的移植器官会受到不利影响。信息技术设备会受到损伤,尤其是视频显示器(VDU)。而且,电力牵引系统会产生射频于扰,这种干扰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到铁路周围的设备。
表13.2 标准技术频率范围内电磁场的允许最大值 (1997年更新)
注 范围1: 受控区域,一般可以接近,但应保证置于其间的时间必须短。
范围2: 预期一般不会发生短时置于其间情况的所有区域,如住宅楼,办公楼,体育,休闲,娱乐设施。
IRPA: 国际无线电防护协会
1)瞬时峰值,置于其间的总时间每天达1.2h。
13.5.3.2 人体内的心脏起搏器
根据德国标准DIN VDE 0750,1Hz到30Hz频率范围内的等效磁通密度必须按照下式计算
表13.3 电气化铁道系统周围测得的电场和磁场强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