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岩溶发育程度最高、类型最多的国家,在岩溶学研究领域也一直引领着世界潮流。最早的岩溶学研究可以追索到明朝(1600年)徐霞客撰写的《徐霞客游记》。最近的3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在岩溶学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岩溶学理论研究从单一岩溶形态的描述走向了岩溶组合形态的研究,从单因素的岩溶发育规律研究走向了以水为纽带的岩溶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如任美锷著《岩溶学概论》(1983年),袁道先著《岩溶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工作方法》(1979年)、《岩溶学词典》(1988年)、《中国岩溶学》(1993年)、《岩溶环境学》(1988年)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矿山、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的工程实际中,遭遇了大量的岩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工程实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岩溶的发育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做了大量的总结和研究,如铁道部第二勘察设计院编著的《岩溶工程地质》(1984年)、水利部贵阳勘察设计院邹成杰编著的《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1994年)、中国地质大学沈继方等编著的《清江流域岩溶研究》(1996年)等。
岩溶对铁路工程建设危害很大,是铁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程地质问题。岩溶地区铁路桥梁、路基工程的勘察设计及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本书结合宜万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及工程实践,重点阐述复杂山区铁路岩溶工程地质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岩溶发育基本规律及特征、岩溶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岩溶地区综合选线、隧道基底隐伏岩溶探测、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岩溶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和隧道岩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7个方面,如图1-1所示。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