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腔特征

(1)2004年9月11日施工时突发突水。DK406+422上导掌子面于2004年9月11日10:30出现前兆性涌水,至9月11日12:30发生大突水,来势凶猛,洞内水深估计1.8 m,形成巨大“泥石流”(包括洞底施工碎碴),大规模突水时间约40min。突水后,庙坪暗河原出口完全断流,被隧道突水截流。

(2)突水暴露大溶腔。大量突水后,突水地段暴露大型溶腔。

图2-48别岩槽隧道溶腔横断面示意图

1)隧道施工揭露的溶腔的基本情况。揭露的溶腔体为沿岩层层面发育的扁平状腔体;溶腔底平面形态:长轴沿岩层走向延伸,轴长28.2m,横宽7.4~10.3m;溶腔横断面(即隧道纵断面)形态:下部近似等宽7.15~10.2m,往上逐渐收敛,总高30m(图2-48)。

2)推测隧道周边及其附近可能隐伏存在的腔体。

①DK406+422隧道周边岩溶空腔体积估算。根据2004年9月11日突水情况估算,40min内突水的静涌水量,既是储水空间的总容积,亦是周边隐伏存在的岩溶空腔总体积(包括隧道揭露溶腔体积及其外周边的溶腔体积):

Q=Q-Q=32 400-1 200=31 200(m3)

隧道施工揭露的溶腔体积:

Q1=10×20×27+(20×10)×10/2=6 400(m3)

隧道溶腔外部周边腔体(多个串联的腔体)体积:

Q2=Q-Q1=31 200-6 400=24 800(m3)

②DK406+422周边的溶腔分布推测。

据上述分析可知,隧道及其周边存在24 800m3储水岩溶空腔,并与庙坪暗河管道连通,组成统一的暗河管道系统。

DK406+422隧道揭露的溶腔及其涌水特征表明:

(1)DK406+422突水后管道水位下降,隧道揭露的溶腔体周壁未见水的补给点,出水口在隧道揭露的腔体底部(标高502.8m)以下20m(标高482m),水往上翻并涌入溶腔体,且呈间歇性增减,说明管道水具承压性,水流呈倒虹吸管压入。补给来水的充水管道发育于隧道轨面标高以下27m[509.08-482=27(m)]。

(2)隧道右侧临时施工的短“泄水洞”揭露的溶洞和迂回导坑K0+124~+139揭露的溶洞皆为充填或半充填(无水)的溶洞,标高高于(>27m)现涌水的充水管道,应属于另一(上层)干溶洞层。说明存在下部充水岩溶管道、上部干溶洞两溶洞层。

(3)根据上述暗河特征、溶腔特征、涌水特征等的分析,推测隧道周边溶腔、暗河管道的空间关系模式如图2-49所示。

图2-49别岩槽隧道与周边溶腔、暗河关系模式图

(二)成因分析

庙坪暗河由南、北两支汇合,向庙坪出口排泄。

DK406+422溶腔处在上述南、北两支暗河水流的交汇处。交汇处的径流交替强烈,混合流水营力作用、动力侵蚀等强劲。

两支流各具不同水流梯度,皆与周边不同标高的储水腔体相沟通,其水流都具一定水压。

汇流处为有压径流的汇流区,为水营力强劲的混合流,有利于水流对岩体的侵蚀、溶蚀,有利于扩大管道流腔体。

由于上升地域其排泄基面不断下切,形成多层管道,底部为现代充水管道,上层管道则被弃置,充当过水通道或被充填或储存静水。

(三)评估意见

(1)隧道突水后袭夺暗河水,使暗河出口干枯。该处隧道动态涌水从溶腔底482m出水标高往上翻至隧道施工场地基底509m标高排出,泄水状态下其承压水头大于27m。

隧道初期突水前的原始状态下和半封闭状态下(当时掌子面尚未完全爆开),暗河管道及其溶腔空间都充满大量静态水。揭露原始状态的初期突水和2004年9月20日暴雨时半封闭状态下的突水都泄出大量的静态水,具相当大的冲击力和相当大的随带能力,说明具相当大的水压,大大高于27m的水头压力。

(2)突水后改变了原有管道系统的原生状态,一般不可逆,若改变后再实施封堵,难以回复原态,难保水流会归原路再从暗河出口排出;封堵后能恢复一定的静态水位,形成相当的水压,但会使隧道受力条件复杂化。总之,加大了投入而不一定取得理想效果;突水后泄水洞替代暗河出口排泄,排向同一沟溪,泄水洞排泄点与原暗河出口相距350m,标高相差15m,相当于“等效排泄”,不致改变暗河原有格局,不致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上述分析得出宜排、不宜堵的结论就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