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年1月21日施工突水(泥),继而揭露溶腔,溶腔宽8~10m,高65.75m(隧道上方24.41m、隧道下方41.34m),走向长大于50m,带出充填腔内的淤泥12 604m3(以此推测涉及范围至少不小于宽8m×高24.41m×长60m的充填空间)(图2-50、图2-51)。
图2-50马鹿箐隧道DK255+978溶腔平面示意图
图2-51马鹿箐隧道DK255+978溶腔横断面图
(2)初期泄水及突出物主要为黑色黏土,含腐烂炭质木屑,具臭味,水量较小,说明揭露的溶腔被充填,为封闭环境下的淤积物。14C涌水、淤积物测年和同位素氚分析表明有别于表水、浅部岩溶水,属“老水”、“老淤积物”。氢氧稳定同位素δD、δ18O分析表明溶腔储存的“老水”与表水、浅层岩溶水差异明显,说明它们互不交替、互不联系。上述多方说明隧道施工揭露的溶腔为老的封闭的溶腔,应是暗河早被弃置的“盲肠腔体”。
(3)“被弃置的盲肠腔体”与大坪暗河的关系:大坪暗河为一沿层面发育的、独立的、单管式管道流,其在径流活动的过程中,沿层面缝隙、层间裂隙摆荡侵蚀、溶蚀,扩大管道空间,发育串珠状腔体;大坪暗河梯度的降幅受层面倾角控制,为能与排泄基面顺当衔接,上述梯度难以适应时,常常以“跌水”、“倒虹吸”等形式进行调适。地下水的“天性”即是力争以最短流程向排泄基面排泄,当实现这一目标后即留下被弃置的“盲肠”、“倒虹吸管”等;基于上述分析,隧道揭露的“盲肠腔体”与大坪暗河的空间关系推测如图2-52所示。
图2-52马鹿箐隧道遭遇“盲肠”、下部管道流示意图
(4)大坪暗河的径流路径为:山地台原大坪补给区→凉风洞竖井下部→狮子口→小溪主暗河。隧道揭露“盲肠腔体”的同时突出大量充填物,疏通了“盲肠腔体”与暗河的连接通道,将暗河水引入隧道。隧道突水及其后的敞开排水,将大坪暗河截流并完全导入隧道(现引入泄水洞排泄),改变了暗河的径流方向,其路径为:山地台原大坪补给区→盲肠腔体→隧道泄水洞→朝阳沟,打破了原有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