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能宏观而真实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的空间关系,因而在地质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常规航空摄影作为遥感技术的方法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已应用于我国铁路勘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的内容大大充实,空间分辨率和信息量大为提高,所以,它至今仍是铁路勘测设计部门研究并采用的主要遥感手段。卫星相片不仅具有宏观的和近似正射投影的性能,而且还有“透视”一定深度的能力,对构造,特别是隐伏构造和一定深度的地下水特征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微弱信息,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示。因此,常应用于区域性地质轮廓和构造格架的研究。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工作的特点,目前遥感技术的应用应以航空遥感与卫星遥感相结合,而以航空遥感为主的方式。

遥感技术是藉助不同高度的平台,采用不同谱段的摄影、扫描技术获取不同地质体的特征信息。卫星遥感图像简称卫片,航空遥感图像简称航片。在卫片或航片上分析判断地质现象的过程为遥感图像的地质判释(简称遥感判释或判译)。采用航片或卫片可进行地形、地物、地貌、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的判释,如确定道路、水系、水点、岩溶洼地、地表塌陷等。自1997年至2003年,遥感地质贯穿于宜万铁路可行性研究、加深地质工作、初测及定测的勘探各阶段。

一、遥感解译的内容

当前,在岩溶地质研究方面,仍以应用卫星遥感影像为最多。他们的图像主要区别是分辨率不同,TM影像分辨率30m,ETM影像分辨率15m,SPOT卫星影像分辨率10m,其可制作1∶50 000~1∶30 000影像图;IKONOS卫星影像分辨率4m。各勘测阶段的片种,应力求不同分辨率、不同平台高度影像资料的综合应用,相互配合。

(1)可行性研究阶段以TM影像为主(1∶200 000~1∶100 000),1∶50 000航片配合。

(2)加深地质工作,在TM成果基础上,以1∶50 000航片判释为主,有条件时,局部辅以1∶10 000航片。

(3)初测阶段:1∶10 000航片与1∶50 000航片相互配合用。

(4)定测阶段:1∶10 000航片为主,辅以1∶50 000航片。

成果图应将航片经校正镶嵌成正射影像图,使遥感判释成果直观、科学。

遥感地质工作的程序一般是:①根据卫星影像色调和形态特征进行判读和解译,编制出遥感地质草图;②选择有重要意义或工程附近的地质现象进行野外调查核实,即野外验证;③编制出修正后的遥感地质解译图,配合其他勘测资料提供设计应用。

宜万铁路的遥感应用,无论在勘察阶段上或在工作方法上,都是较全面和齐全的,宜万铁路不同勘察阶段遥感地质工作模式如图3-2所示,遥感地质作业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2不同勘察阶段遥感地质工作模式图

图3-3遥感地质作业流程图

二、遥感解译的内容

遥感技术在岩溶地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既具有一般地质研究中所存在的共同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岩溶地区卫星相片、航空相片的判释常侧重于岩溶地貌及岩溶水文地质方面,但为研究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地质构造和底层岩性亦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解译内容有:

(1)地形地貌。岩溶地区有其特定的地貌形态特征,图像判释着重以下方面:①划分岩溶地貌单元,确定各类岩溶个体形态及其组合类型;②水系展布与河道变迁情况;③阶地的研究;④各级岩溶剥夷面的鉴别。

(2)区域地质、地质构造。了解区域构造轮廓,划分构造单元及构造体系,分析断裂的力学性质及隐伏构造,鉴别褶皱形态及确定岩层产状等。

(3)地层岩性。确定不同时代的地层界线及接触关系,了解碳酸盐岩与非碳酸盐岩的分布特征,划分岩溶层组,分析第四系地层的岩性、分布及成因类型等。

(4)岩溶水文地质。确定各种岩溶地表、地下水点(如岩溶湖、塘、岩溶泉、暗河进出口、沼泽、湿地、潭等)的分布,结合地貌判释,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暗河、伏流的分布特征,划分水文地质单元。

(5)与岩溶有关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面塌陷等。

(一)地形、地貌的判释

根据航卫片影像特征判释,宜万铁路行进在长江与清江之间的分水岭地带,除首、尾段地形较平坦外,大部分穿越在相对高差600~700m的低中山区,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最大高差可达1 200m。以建始至恩施一线为界,以东山脉走向近东西,以西的山脉以NE-SW向为主。

地貌上,自东向西可分为:①中新生界侵蚀、剥蚀丘陵及冲积平原区,分布于枝城—宜都及天阳坪断层以北;②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区,分布于长阳至火烧坪一带,馒头状山顶,“V”形谷,羽状—树枝状水系;③构造溶蚀低中山区,分布于野三关至红岩寺一带,“V”型谷,岩溶发育,呈典型岩溶地貌;④构造侵蚀、溶蚀低中山区及山间盆地,分布于建始—恩施一带,平行状—树枝状水系;⑤构造侵蚀、溶蚀低中山区,分布于金子山复向斜周边,构造走向为NE向,溶蚀现象极化强烈,迷宫状水系;⑥侵蚀、剥蚀中低山及丘陵—平原区,位于齐岳山脉以西至万州一带。

(二)区域地质的判释

大地构造上,测区位于鄂西台背斜与川东褶皱带接触部位。从地质力学观点看,为长江中下游东西构造带的西端(称长阳东西向构造带)与川东鄂西新华夏系构造带联合、复合部位(图3-4),自榔坪、野三关至建始为两大体系逐渐转折之地,两大块的影像、构造、岩性界线绝然不同;东侧以东西走向为主,西侧以NE—SW向为主,中间结合部位见有明显拖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