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所长贾根喜说:“福生庄没有人不钦佩张金祥的为人。他有了成绩总是归功于群众,却把工作的不足总往自己身上揽。每次评先授奖他总是把指标让给所里其他同志” 。由于工作强度太大,张金祥患上了多种疾病。每当他被病痛折磨的时候,所领导都关心地让他回家养病,告诉他会找人接替他的工作,可老张总是谢绝领导的好意,仍旧坚持一个人打着点滴,坚守在那不足二十平米的警务区小屋里。

张金祥所在的福生庄警务区管辖铁路线25.5公里。其中,既有线路13.5公里,新开通线路12公里。为了做到更加细致地巡查线路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张金祥每天都要徒步进行巡线,来回往返一趟将近50余公里,15年来几乎从未间断。在他所管辖的线路上,哪里有桥梁、哪里有涵洞,哪里有隧道,他都如数家珍,他在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线路的安全。福生庄车站上的职工们提起张金祥,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因为他就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因为他一年巡线要磨烂三双胶鞋;因为他那13大本基础台账;因为他把妻子和家都安在了小站;还因为张金祥给了他们太多的感动。

在张金祥随身携带的一个挎包里装着:一个笔记本、一支笔、一把老虎钳、一圈铁丝、一沓爱路护路安全协议。职工们说这是他随身携带的六件贴身“宝贝”。为了对涉及线路安全方面的各种信息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使自己心中有数,张金祥已经养成了“有事都要记一笔”的习惯,比如:重点列车所装的货物;谁家有多少头牛;谁家有多少头羊;谁家有小孩;谁家有农用车;谁家有“五残人员”;谁家进行废品收购等等。在老张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里,我们可以看到13个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周围村庄每家每户的人员名册,养殖户信息,铁路工区人员信息,村小学学生信息,保留车的车号信息,以及接送列车、安检查危、巡查线路、查验列车时发生的情况等等。在巡查线路时,如果发现线路护网有损坏,张金祥总是从自己的宝贝挎包里掏出一截铁丝和老虎钳,然后细心地把护网修补好。如果遇到放牧人员,老张总是要跟人家唠上一会,叮嘱他们牢记不要在线路旁放牧,及时补签爱路护路安全协议。

福生庄站区内有4股轨道,可却只有1个站台,旅客们通常需要穿过两条铁轨才能上下列车,进出十分不便。为了确保站内安全,张金祥总是提前组织旅客进站,并认真细致地做好“三品”检查工作。列车进站后,他总是担心车门扶梯太高,从而影响旅客上下,他就扶老携幼,帮助旅客安全乘降。今年春节的一天,正值探亲流高峰,他提前组织120余名旅客进站候车。6055次列车到达后,由于列车严重超员,尽管马上就到开车时间,却还有80多名旅客上不了车,他一边耐心地向旅客做好解释工作,请求大家的谅解,一边认真地维持秩序。这时,由于车厢内人满为患,一名旅客被从车门处挤了下来,列车员劝他改乘其他列车。也许是长时间的等待让这名旅客异常烦躁,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恶狠狠地砸向了列车员。就在这时,眼疾手快的张金祥快速闪到列车员前面,及时用手拨落了飞来的石头,并严厉制止了这名旅客的粗野行为,经过耐心教育,旅客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列车员进行了赔礼道歉。

张金祥没事的时候总爱往车站和工区里面跑,聊聊天、下下棋,可是职工们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聊天里询问大家施工的计划和进度,在下棋的同时咨询过往列车的运行情况和列车信息。时间长了,不用他来“探听”情况,职工们就主动向他通报情况。“你怎么就那么闲不住”?职工们经常纳闷地问他,他总是用一句“干一天就得负一天责嘛”来笑着回答他们。车站和工区的职工们在与张金祥的长时间了解后,慢慢地理解了他,也读懂了他,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发现的隐患情况都及时通知老张,大家与他共同筑起了车站和线路的安全屏障。

张金祥与牧民了解情况.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