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晋南老家,我意外地看到一张父亲与同事在蒸汽机车上的合影。父亲已过古稀之年,曾从事30余年蒸汽机车的检修工作,对铁路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

回忆往事,父亲立刻来了精神,眼里炯炯有神,打开封尘的记忆,陶醉在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中,津津有味地向我讲述起那段峥嵘岁月。

父亲说,1958年,铁路到山西省新绛县招工,他去报名后被录用。9月17日,他和82名老乡从侯马站坐了一夜火车到了太原。他被分配到太原机务段检修车间。刚去时,单位还没宿舍,大家就边生产边自己动手在海子边盖平房,生活条件十分简陋、艰苦。

那时,太原机务段有700余名职工、60余台ㄙㄌ5型蒸汽机车,承担着南同蒲线太原至临汾间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ㄙㄌ5型蒸汽机车没有从轮,只有1个先轮、4个主动轮,煤水车小,装不了10吨煤,为此,介休成立了折返段,列车每次都要在介休换机车。两台ㄙㄌ5型蒸汽机车重联在一起,拉一列货车,时速不足30公里,双机牵引1900吨货物就算创纪录了。

检修车间有一个架修库、一个洗修库,分为架修组、机械组、锻工组、锅炉组、机床组、控制组、挂瓦组、木工组、配件组等班组。父亲所在的架修组有20余人。

1959年9月的一天,大家早上在ㄙㄌ5型蒸汽机车上干活时,一名职工给架修组成员照了这张合影。父亲手指着照片,说着每个人的名字,并感叹照片上的同事不知现在过得怎么样,挺想念他们。透过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我仿佛闻到了蒸汽机车的味道,感受到了蒸汽车时代的火热生活和光荣历史。

那时,只有太原机务段有ㄙㄌ5型蒸汽机车的配件,临汾、大同、天津等机务段的ㄙㄌ5型蒸汽机车都得在太原机务段架修。工人们穿着劳动布衣服修车,没有多少机械化工具,许多配件就靠人拉肩扛,还要用导链拆装笨重的摇连杆,工作效率很低,劳动强度大。工人们起早贪黑工作,又苦、又累、又脏,架修一台机车要干一个星期。那时,一个星期上6天班,只有周日休息。

1960年9月,父亲参加段里的钳工技术比武,获得了第三名,奖品是一条毛巾、一个茶缸。段长还亲自给他披红戴花。父亲说,当时他是满脸的自豪和幸福。

父亲干了17年的架修组工长,检修过胜利6型、解放1型、解放6型、上游型、建设型、前进型蒸汽机车。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智慧和汗水都奉献给了蒸汽机车。

图为作者的父亲与同事在ㄙㄌ5型蒸汽机车前合影。

张秋生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