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大学教授,“下嫁”到胶济铁路青岛中学(简称胶济铁中)任教,这种情况不多。王统照就是一个特例。

王统照,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913年考入济南山左公学(后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一中学),“五四”时期登上文坛。1921年1月,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瞿世英、蒋百里、叶绍钧等12人发起成立了新文化运动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1924年,在北京中国大学(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任教的王统照介绍一位志趣相投的学生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他就是后来成为开国元勋的陈毅,当时在中法大学就读。1957年王统照逝世时,陈毅一口气用了5个“剑三今何在”,表达了自己的沉痛悼念之情。

而这句“剑三今何在”后来也成为臧克家一篇回忆录的标题,他说:“我第一次见到剑三,是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了济南,在‘鸟笼子’(山东省议会别称)里讲演,剑三任翻译,少年英俊,叫我不胜钦佩和羡慕。”当时,王统照、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在上海、济南、北京等地演讲。可是,世人皆知徐志摩,却鲜有人知王统照。

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发表于1933年。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也于同年发表。吴伯箫作出如下评论:“我把《山雨》跟《子夜》并论,一写中国农村的破产,一写城市民族资产阶级的败落,我称1933年为‘子夜山雨’季。”茅盾本人也把《山雨》视为一部“应当引人注意的著作”。这部小说奠定了王统照在文学界的地位。

王统照还有一部短篇小说《春雨之夜》,写的是“我”在回乡途中,乘坐胶济铁路火车,与一对少年姐妹的偶遇。据王统照三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立诚考证:“先父王统照写作《春雨之夜》的动机却是回忆他生平第一次恋爱。”恋人叫隋焕东。可惜,这场自由恋爱,因寡母包办的婚姻无果而终,最后酿成一段苦恋。

这段苦恋就发生在北京(那时隋焕东也在北京)。王统照母亲听闻此事,立即让儿媳孟昭兰于1925年携子迁居北京,与丈夫守在一起。这一招果然奏效,王统照与隋焕东往来渐疏,终至分手。

1926年7月,因寡母病危,在中国大学任教的王统照匆忙辞职,从北京赶回诸城老家。1927年母亲去世后,王统照举家迁往青岛,在观海二路建起了一座海景房。这里的美景让经受丧母之痛、也经受苦恋之痛的王统照得以好好疗伤。用他自己的话说:“海色天风,最适人意。”

1929年,王统照在胶济铁中教国文,启蒙学生发起成立文学社团。一时间,文学之风荡漾校园,飘向社会。郝复俭组织了绿萍社,在《胶济日报》出刊文学周刊;臧宣达、汪志馨等组织了涛社,在《青岛民报》出刊《南风》周刊,在《青岛时报》出刊《诗》周刊;赵俪生等在《胶济日报》出刊《浪花》周刊。赵俪生就读于胶济铁中时开始文学创作,后在教学之余仍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有小说《中条山的梦》等。

郝复俭后来成为无线电与惯性器件技术专家,是中国导弹与航天惯性器件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汪志馨后来成为环太平洋地区著名核物理学家、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核物理系主任。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当初的文学爱好者,却在理科上取得了突出成就。

再说文学社团的指导老师王统照。1929年9月1日,王统照创办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个文学月刊《青潮》。后人称,在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引来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人之前,王统照独领青岛新文学之风骚,“他在铁中任教直到1931年初,铁中文学创作活动一直持续到1932年”。

王统照后来曾担任《文学》月刊主编。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上海国立音专、暨南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在开明书店当编辑,1945年返回青岛,翌年执教于山东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