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强

1899年1月15日,中东铁路铺轨至绥芬河,这个边境小镇逐渐兴旺起来。中东铁路在20世纪初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条红色通道,绥芬河第一个党组织——绥芬河站党支部便在这条红色通道上建立起来。这个党支部也是中东铁路沿线建立较早的党支部之一。

1923年,参加过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共产党员胡玉忱来到绥芬河机务段,成为一名修车工人。经过近两年的秘密工作,1925年,胡玉忱在绥芬河铁路地区建立了党支部,命名为绥芬河站党支部,当时,党员仅有3人,分别是胡玉忱、杨冒槐和苏子元,负责人是胡玉忱。党支部成立后,在绥芬河铁路地区开展地下工作,秘密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发展地下党员,拉开了该地区红色革命的序幕。

1926年5月,为了加强绥芬河地区党的工作,中共北满地委在绥芬河组建了中共绥宁特支,绥芬河站党支部改为党小组,胡玉忱担任党小组组长。1926年末,中共北满地委撤销绥宁特支,又恢复了绥芬河站党支部。此后,绥芬河站扳道员单殿元担任绥芬河站党支部书记,他还担任绥宁中心县委与中共满洲省委的交通员,同时负责领导铁路赤色工会工作。

1932年春夏之交,海参崴太平洋工会中国部主任杨松来到绥芬河,确定绥芬河站党支部书记单殿元担任绥芬河国际交通站的负责人,负责与海参崴太平洋工会秘书处和各交通站进行联络。绥芬河国际交通站立即开展工作,单殿元安排团组织负责人、绥芬河机务段工人李春荣去国际列车上当清扫员,利用这个身份在绥芬河至格罗捷克沃的铁路线上为中苏两国的共产党组织传递信件。绥芬河站党支部还以李春荣家作为中共地下联络站,经常掩护党员和团员在那里开会,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杨松在绥芬河活动时也常住在这里。

1933年,绥芬河站党支部组织了四五十人的慰问团,携带毛巾、袜子、饼干等物品到穆棱慰问前线抗日官兵。他们还将绥芬河及牡绥铁路沿线的广大民众积极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支援抗日前线。

1935年至1936年,李春荣遭到日军怀疑,先后两次被日本守备队和宪兵队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的李春荣没有屈服,以坚强的革命意志保护了铁路地下党组织的安全。李春荣被捕后,党组织积极开展营救,通过对一名日本翻译做工作,加上铁路工友的联名担保,李春荣获救。1938年8月,中共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叛变,日军在哈尔滨全省进行了大逮捕、大屠杀,中东铁路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绥芬河站党支部停止了大部分活动,但国际交通站的部分同志仍然秘密从事口岸护送工作。

1938年9月至1945年,在日伪极端残酷的统治下,绥芬河站党支部保存下来的力量虽然和上级组织多次失去联系,但仍然坚持地下斗争。一直到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突破日军防线进入绥芬河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