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宏来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说,很不希望把经典的古代诗文都给去掉,换成西方的,“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应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年值耄耋的我,幼读私塾,所学之《百家姓》等六本蒙著和《大学》等四本经典,其民族文化的基因,的确早已牢牢地嵌在我的脑子里。诚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必须批判地继承的,尤其对那些宣传神权、君权、父权和夫权的部分,更不可盲目地接受。唯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有度,古为今用,才能充分发挥诚育后代、利正家风的作用。
《三字经》,作者王应麟 (1223~1296)系宋季末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政治家。南宋鄞县人,淳?元年中进士,经历南宋的理宗、度宗、恭帝三个时期,历任秘书监、吏部侍郎等多项官职,不仅博学,而且长于考证,是一位敢于仗义执言的忠臣。南宋灭亡后,他回到家乡隐居,致力于著书立说,长年笔耕不辍,不乏名著佳作。其中, 《困学纪闻》和 《三字经》等,堪称传世之作。 《三字经》成书后,其结构没变,但其内容则一再增补,其历史部分已延至清朝。这本书总计380句,共1140字,却包括了中国社会五千年的历史。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这本书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素享 “蒙学之冠”之盛誉。时至今日,它在广大青少年和成年读者中,仍旧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的作用。这本书,三字一句,字句相依,基本叶韵,琅琅有趣,养正于蒙,文字简易,概括性强,不乏范例。闲言少叙,现就书中嘉言,撷选如下:
第一章 “学做父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第二章 “识物学理”:知某数,识某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第三章 “读书求学”: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 ,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治平。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第四章 “精读诸史”: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传九帝,满清没。革命兴,意气雄,废帝制,效大同……
第五章 “学务勤勉”: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有为者,亦若是;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