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丹 刘宁

图片:该书为精装本,英文插图版,共532页,漆布皮烫金,内页配有精美细腻的黑白绘画插图,表现手法极具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风格,两处有詹天佑的英文签名“JemeTienYow” 和 “JemeTienYow1916”,在中国铁道博物馆第二批文物定级时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位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位英俊而富有热情的青年男子。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死亡的可怕城市。他们相约到郊外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泉水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逼人的夏季,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大树下,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讲了10天 (其中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5天,共计15天,但就讲故事的时间而言还是10天),一共讲了100个故事。这就是乔万尼·薄伽丘呈现给世人的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十日谈》。它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开启了欧洲短篇小说艺术形式之先河。

在詹天佑收藏的这本 《十日谈》中,不但有两处他的英文签名,还有明显的阅读痕迹,这应该是他非常喜欢的英文书籍,或许跟作品中歌颂自由的生活、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也揭露了封建帝王的残暴、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薄伽丘是在佛罗伦萨长大的,他从小向往民主自由,对教会的黑暗统治表示不满,长大后多次参加政治活动,反对封建专制,詹天佑的思想与之有很多共通之处。

1881年从耶鲁大学学成归国时,詹天佑带回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英文读物,这之后虽然再没有踏上美国的土地,但他始终与昔日同窗、好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有书信往来,他还托人从美国买回了一些书籍和专业工具, 《为中国共和而战》 《马克·吐温幽默小说选集》和这本 《十日谈》都是他的珍藏。

该书1962年由詹天佑的嫡孙詹同济捐赠给青龙桥詹天佑陈列室,1983年拨交铁道部科学技术馆,1987年拨交詹天佑纪念馆馆藏至今。它由詹天佑珍藏,版本较早,并有其英文签名,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本文图片均由刘宁提供

<b>记者手记</b> 《十日谈》写完后,薄伽丘受到了封建势力的迫害和打击,还时常被教会派来的人咒骂和威胁。他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好他的好朋友——意大利著名的诗人彼特拉克苦苦相劝,《十日谈》才得以留存下来,后人才得以看到这部充满了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的不朽之作。詹天佑能一直保留着这本书,也许与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有很大关系。而从他收藏的这些英文原版书籍中,我们也能对他丰富的内心世界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