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士发微博称,她在地铁上看到一名女孩走向一名穿T恤的男子,递上本子不说话,示意他签字“爱心捐赠”,男子捐了10元。过了六七分钟,又来了另一个女孩用同样的方式乞讨,男子些不耐烦,看手机不理乞讨女孩。结果乞讨女孩先是遮男子的手机不让他看,然后各种撒娇,摸了他的脸和胸、搂腰,男子超级尴尬。(5月25日光明网)
相信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在地铁或火车站上遭遇乞讨者索要施舍,而今乞讨群体不再像往常一样在路边“守株待兔”,而是到地铁、火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场所“主动出击”。乞讨群体的“工作方式”也是五花八门,“爬行乞讨”、“卖艺乞讨”、“带着小孩乞讨”、“装残、装惨乞讨”等等。新闻中女乞讨者以募捐为名号索要钱财的乞讨方式,已是“老套路”,乘客若是给钱则“平安无事”,若是沉默或拒绝,女乞讨者会“搂腰、摸胸”,“威逼”男乘客掏钱。我们不能保证今后会有女乞讨者被拒绝而气急败坏,诬陷男乘客“性骚扰”,在这样的情况下,相信很多男乘客都选择“花钱消灾”,虽然并非情愿,但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能暗呼:这样的乞讨方式真是让人“吃不消”。
对于一波又一波的乞讨者,乘客们也十分纠结,有心不理睬,但是看到一些残疾人的残肢、抱小孩的妇女、衣衫褴褛的老人着实可怜,不施舍一点感觉良心过不去,可施舍之后又怕被假乞讨者骗,拿自己的爱心去“下馆子、盖房子”,现在乞讨者背后“光鲜”的生活屡见报端,很多“丐帮成员”收入已经超过城市工薪阶层;地铁或火车站的管理部门也有难处:乞讨者不仅影响环境,还会造成地铁或车站通道拥堵,乘客反映强烈,不管不行,管了不听,管过了万一有乞丐跳下站台或者对其他乘客行凶,破坏社会稳定的责任担不起;城市收容救助部门也很无奈,乞讨者一般不愿接受救助,因为这样会断了乞讨的“财路”,被返乡后,并没有改变生活困难的现状,还会回到城市继续乞讨。
乞讨群体是社会问题,考验着社会的保障体系,也在向城市管理者提出问题。笔者认为在处理乞讨群体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应“分而治之”,对于残疾人、未成年、老年人确系真正乞讨者,应积极引导其去救助站帮助返乡,当地政府帮助脱困,对于恶意乞讨、骗讨、威逼未成年人乞讨或非法组织的团伙,要由市民配合公安部门给予严厉打击。
笔者建议市民不要被乞讨者利用了善心,小小的施舍会让乞讨者“看到希望”,这样只会让更多有不劳而获想法的人加入到乞讨大军中来。我们可以劝导他们自力更生或由社会救助,施舍的人少了,乞讨者数量就会减少,随着国家对偏远山区、贫困农村的重视,外出乞讨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刘阳)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