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骐

曹欣是我熟识近30年的朋友了。初识之时我俩都才30出头,正是人生往上走的那一段,干起工作来常常不要命似的,十分投入。那时候他已经是上海铁路局原南京铁路分局的一名宣传干部了,负责与媒体对接这一块。而我彼时正好在省里做一本共青团的杂志,也需要有这条线上团员青年实时动态的反映,因而很自然地和曹欣有了联系和交往。那几年里,他为我们的刊物写过不少稿件,也给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过不少帮助。

1992年,我调离团刊去了出版社,这以后的联系也就渐渐少了,但我仍从别的朋友那里间断地了解到曹欣后来的发展和进步。他一直没离开铁路系统,也一直从事着党务和宣传工作,先后在南京西站和南京站担任过党委、纪委和工会的领导。印象中他是那种稳舰踏实,为人处事都很厚道和坦诚的人;写文章也总是情理兼备,让事实说话,不搞花拳绣腿、虚张声势那一套。

及至今年春上,曹欣告诉我,他打算把近两年在微信上所发布的一些摄影作品编一本书,给自己业已退休的人生留一个纪念,也给关注和关心他的各界友人送去一份美的分享。我很赞成他的这个想法,并高兴地接受了为这部美图集写篇小文的邀约。

全书由三部分组成,比重最大的是第一部分 《云游四方》。从拍摄的时间上可以看出作者马不停蹄的身影。这些作品几乎集中在他退休后的这一年里,上青藏高原,赴大秦古都,阅新疆风情,游江浙水乡……他如一名不知疲倦的行者,用手中的相机 (手机)一路记录下神州大地七彩斑斓的生命具象。镜头下的万物虽是无声的,但透过那光与影的交汇与融合,我们能听到作者欢欣、激越的脉跳,还能听到神奇的大自然所释放的各种充满生机的歌咏。

影集的可贵还在于,它并非一些山光水色的堆砌,每一组照片都配有一段与之相关联的文字。我仔细看了,这些文字都不是随随便便信手写来,不仅讲究辞汇和画意,还注重史实与掌故的穿插、运用。以我对曹欣的了解,他一定是事先很认真地做了功课。每到一处,想来他对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或多或少都做了些探寻和琢磨。极具创意的图文组合,不仅给人以鲜活灵动的美感,更给人以关乎历史和人文的思考。

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故土,作者所投注的情感则愈发显得深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镜头下的浦口和下关。这两处金陵之地所呈现的影像,涂抹着作者浓烈的情愫。浦口是他的出生之地,那里有他儿时放飞梦想的田野和青春期就读的学堂,他拍摄了那里风吹草动的荒凉,那曾经辉煌而如今不再有列车驶过的浦口站的站房,以及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滚滚长江,画面所透出的怀旧之慨和怅然之意,强烈击打着那些身处异乡因而格外思念故乡的游子之心。

面对下关,他同样百感交集,这里有他个体生命中太多的记忆,他以一个铁路人特有的捕捉方式,拍下那几近萧条的南京西站的站牌和杂草依傍、归于沉寂的轨道专用线。而在另一组关于下关的画面中,我们则清晰地看到了作者思想所站立的 “制高点”。他在这段配文里如此写道: “中国近代史的起始与终端都和下关密不可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在下关签署的,就此拉开近代史的帷幕……”而被他摄入镜头的则是竖着记载历史的石碑的天妃宫和凝重大气的渡江胜利纪念馆。目睹这样的时光标志,读者脑海里所掀起的是华夏百年近代史的巨澜狂涛。

还想说一说此本影集的第三部分内容,这是较深地切入自我生活领域的一些作品。手机微信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自我陶醉式的自拍,本书作者很自觉地摒弃了这种孤芳自赏。他的镜头里虽然也有 “我”——我的视角,我的感悟,我的情之所系,但却在 “我”中见出更广阔的世界。

对友人石延平的一次追踪拍摄,真实记录了一个从铁路上走来的文学青年,经过自身努力,一步步成为知名画家的奋斗之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只是几幅简洁的画面:主人公伏案挥毫的背影、书房里错落有致的书架、几本摊开的在画界引起轰动的美术论著,尤具情调的是画室里几盆绿意盎然的兰花,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人物高洁的雅趣和心志。

和 “我”靠得最近的可能是那组关于爱女的系列照片。作者饶有兴致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励志故事:女儿北漂十年,在影视界打拼,做演员继而做导演——她的生活,她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她拍摄的剧作等等,一幅幅画面生动逼真,拍摄角度细腻传神。读者在欣赏之余,自然感受到身为父亲的拍摄者那溢于言表的舐犊之心和难以掩藏的得意之态。

刚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曹欣老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走了那么多地方,拍摄了那么多可供玩味的自然风光和人物形态,他对摄影艺术的执着追求令我心生敬意,故而不揣浅陋地乱说了一气,让大伙儿见笑了。赶紧打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