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金辉

1957年的美国电影 《十二怒汉》,至今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更多的人。此后的近60年,异曲同工的翻拍连绵不绝,从1997年的美国版到2007年的俄罗斯版,以及2015年的中国版 《十二公民》,此外还有法国和德国等多个翻拍版本。这些影片基本都沿用了相同的片名,显然,后来的导演是以此向高山仰止的前辈表达深深的敬意。

翻拍的影片和原始的影片相比,除了背景和角色名称不同外,故事结构、梗概、情节、高潮和结局都大同小异,核心理念如出一辙。无论评论家们怎么说,时间横跨大半个世纪,这部老片仍然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意味着什么?

剧情其实很简单,演员不过十几人,场地不过一间房子,主要场景不过一张桌子,情节不过是一场辩论,主线不过是12名陪审员讨论一个案件。他们的最终裁定将被提交法庭,作为重要的宣判依据。这是一个杀人案,一名孩子涉嫌杀死了他的父亲,如果罪名成立,他极有可能面临极刑。

按照美国的陪审员制度,12名陪审员来自不同的地区、阶层和种族,他们此前相互不认识,一切都是以法律的名义来做出自己的判断。每个人都有发言的资格,而最终法庭需要一个一致认同的结果。

乍看上去,案子太清晰了。青春叛逆的孩子与父亲有隔阂,父亲长期家暴孩子;楼下的老人证明听到了厮打和摔倒的声音;路过的公交电车乘客证明她看到了孩子向父亲行凶的场景;小卖部的老板证明孩子在他那里买了一把独特的刀具。答案似乎昭然若揭,乐观的个别陪审员认为完全可以盖棺定论了,还不耽误自己去看球赛。

如果就这样结局,电影不会有延绵至今的高度。峰回路转,往往在不经意间。

理智和思考总是在冷静后慢慢恢复生长。尽管只是一次性的工作,但是陪审员清楚每个人都头顶法律的尊严。随着八号陪审员的分析和雄辩,群体中的意见开始悄然分流,冲突也更加剧烈了。

大家抛开头脑中的诸多氤氲,开始独立思考,逐渐厘清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细节。如同森林中一些旁逸斜出的树枝,仔细察看,总会发现许多叶底藏花的故事。于是,他们小心收纳起感性的情绪,把一切冲动和偏见全部安置于理性的法律框架中。他们知道,人性和直觉永远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他们所代表的每个群体都畅所欲言地表达了自己观点,最终每个群体都抛弃了傲慢与偏见,共同站在了更加客观的立场上。他们或许会误判,那个孩子有可能真的有罪,但是他们宁愿这样,也不会把一个可能无罪的孩子裁定为有罪。对人性和生命的尊重,才是法律存在的现实意义。12人的思考和辩论,成就了自己的人格高度,更成就了影片的经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