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家乡感情难以从内心割舍。

关于家乡事亦是一二句话难以讲完。我18岁离开家乡,一晃是36年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岁月把我青丝染成了发白。或许离开家乡太久,或许停留在家乡时间太短暂,村里的年轻人几乎是陌生人。虽然已经在外面工作结婚生子,但对故乡感情有增无减。一头连着单位与家庭,另一头牵挂着家乡与亲人,总是难以割舍对家乡的眷恋和想往,乡土、乡情、乡愁让我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乡土,对于客居他乡的游子来说是亲切的。无论家乡的土地是多么贫瘠,生活是多么艰辛,方言是多么难懂,交通有多么不便,基础建设有多么落后,还是念念不忘,无法从记忆中去抹掉。韵味十足的江南水乡,水晶晶的南浔镇风情优雅迷人,名扬四海的京杭大运河,中国湖笔发祥地的善琏湖笔,高高耸立的标识性建筑物含山塔,隆重热闹的清明蚕花节,田野田埂,水渠池塘,金黄色的油菜花,幽静的竹林,成片葱翠的桑叶,蜿蜒的村路,上学路上的石板桥,屋后清澈的小河,一河两岸的民宅,缕缕的炊烟,“行遍江南清丽地”。家乡生态改善,经济转型,正朝着更强、更富、更美方向发展。“春风不改旧时波”,每次想这些自然柔和的景色和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我产生出无限的沉思和遐想。

乡情,对于客居他乡的游子来说是温馨的。浓浓乡情一直深藏在我柔软的心底里。首先是家乡食物勾住了记忆。年糕、糯米圆子、麦芽塌饼、粽子、米酒、南瓜、番薯、马铃薯、黄豆、蚕豆、芋头、菜籽油、大米饭等食物让我的味蕾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仍然喜欢米饭不爱面食。在缺衣少食困难年代,年糕、糯米圆子、麦芽塌饼、粽子、米酒等食物平时是很少在餐桌上见到。只有过年、过清明节时母亲做一些,但数量很有限,因为粮食紧张。其次,家乡的人和方言。朴实厚道勤奋的家乡人,受吴越文化影响,崇尚传统礼仪。温婉柔美的吴语,听上起很舒服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聊上几句是一种抚慰。虽然在外面生活多年,说了半辈子普遍话,但说话始终带着吴语腔调,有时候无意识地漏出一二句方言,让人啼笑皆非。第三是家乡清明蚕花节。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裹粽子做麦芽塌饼,倾家出动,上含山踏青,乐此不疲。诗人说乡情是一杯浓郁的茶,醇厚芬芳;家乡人说乡情是一杯醇绵的米酒,时时品尝,觉得有滋有味。

乡愁,对于客居他乡的游子来说是心里酸酸的。在没有电话的时代,四处漂泊以项目为家的我,与家乡亲人联系主要方式是靠鸿雁传书,如果是一个月不给父母写信,或者长时间没有收到家乡来信,心里就会有胡思乱想念头:家里是否有事?父母是否安康呢?在父母去世的前几年,年迈体弱父母身体每况愈下,我又不能回到她们身边尽孝,又为她们生活不能自理犯愁。同样是工作原因,春节留守工地或因下大雪公路不通,不能回家,心里就非常惆怅。植桑养蚕是家乡传统农业,也是家乡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如果蚕宝宝没有养好或者蚕茧丝受市场销路影响价格下调,买不了好价钱,心里就非常难受。中国改变开放三十多年,家乡受技术、资金、致富能人等影响,一小部分村民仍然未脱掉贫困的帽子,心里就高兴不起来。家乡人养生保健意识差,治病养老机制薄弱,卫生习惯不好,迷信思想重,生活质量不高等等,一想到这些心里怎么亦乐不起来。何时过上小康生活?忧伤乡愁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我爱家乡、念家乡、思家乡、想家乡;乡土、乡情、乡愁又令人陶醉,萦绕于心又让人难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