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义韩玉皓

高岭子站始建于1900年,位于张广才岭,海拔638.73米,是滨绥线上海拔最高的车站。这里,往东至治山是长大坡道,往西到冷山山岭陡峭,是当年中东铁路的咽喉。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形容这座车站的地理位置是“小小的车站,大大的危险”,所以,日军派大量日伪军把守。哪里有日军的铁蹄,哪里就有奋起反抗的枪声,抗日烽火在这高高的岭上熊熊燃烧。

1932年3月初,东北抗联部队在镜泊湖一带重创日军天野旅团,日军只剩下300人左右的残兵败将溃败退到海林,准备乘火车逃往哈尔滨。铁路游击队队长李延青在接到日军准备从铁路逃跑的消息后,决定在高岭子站西侧1公里处拔掉道钉,颠覆日军军车,伏击残敌。游击队经过巧妙迂回,做好了战斗准备。

3月27日凌晨,日军军车从横道河子站出发,刚刚行驶到高岭子站,只听“轰卤几声巨响,列车出轨翻车。游击队员一齐向日军军车投掷手榴弹、开枪射击,大部分日军士兵被打死,失去反抗能力的日军士兵顺着大陡坡连滚带爬逃窜,在翻滚的车厢下留下了200多具横躺竖卧的尸体。李延青在和战士们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一具穿黄呢子军装的日军军官尸体,半边领章上剩了一角金星,后证实此人是日军少将天野。

日军天野旅团自“九一八”事变以后,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杀死了无数东北同胞。高岭子伏击战为死难同胞报了仇,也让盘踞在滨绥线上的日军胆战心惊。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车站也被废弃在绿树掩映之中。今年8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我们在车站老职工的带领下再次走进这里,凭借站舍方位,找到了当年铁路游击队伏击日军的遗址,考证哈尔滨铁路抗战的故事,感受当年铁路工人的英雄壮举。

我们来到高岭子站扳道房西侧,作为向导的老职工按照山峰的走向,和我们一起打开了另一页历史的记忆。

1933年夏的一天,东北抗联部队准备在青岭子站伏击日军列车,但接到消息,日军驻石头河子站的铁甲车很可能经高岭子站前来接应。

一面坡地区铁路党组织负责人程芳把拦截铁甲车的任务交给了横道河子车辆检修工、共青团员张林。这个14岁就在中东铁路当学徒、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爱国青年,在党的培养下,已经成长成为抗日骨干力量。程芳对他说,此任务关系到青岭子站截击日军列车任务的胜利,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并告诉他到高岭子站去找扳道岔的老王一起行动。张林对这一带的环境十分熟悉,向组织上请示,最好用站内停留的煤车拦截日军的铁甲车。张林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程芳的同意。

张林接受任务后心急如焚,跳上一列西行的火车直奔高岭子站,在离车站扳道房不远处跳下车,直奔扳道房找老王传达程芳的指示。老王说用煤车撞击铁甲车是个好办法,可只有两个人,很难推动停留线上的煤车。老王又想了想说:“我有个兄弟,有爱国热情,我们找他帮忙吧。”

当晚,老王找来了他的兄弟,三人一起将沉重的煤车推到车站西头靠近下坡的地方,用一根枕木挡住,等待日军铁甲车的到来。到了后半夜,老王接到横道河子站的值班电话,日军铁甲车已出动。

石头河子站到高岭子站只有十几公里,他们不一会儿就听到了铁甲车的动静,三人立即来到煤车前。张林将支车轮的枕木撤掉,老王把道岔扳好,三人用撬扛在车轮下撬动煤车,煤车从高高的山顶向冷山方向直冲下去。铁甲车上的日军被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吓呆了,只听“轰卤一声巨响,半山腰发出一团耀眼的火光,日军的铁甲车被沉重的煤车撞翻,车上的日军全部被消灭。

高岭子站撞翻日军铁甲车,保证了抗联部队在青岭子站打击日军列车的胜利。高岭子站撞击铁甲车后,张林先后担任共青团吉东局经济斗争部部长、共青团满洲省委组织部部长、共青团吉东局特委书记等职,组织领导广大青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参加抗日斗争,为哈尔滨铁路抗日史写下了壮美的一页。

今天,站在这片被绿色掩映的抗战遗址上,松涛阵阵,犹如抗战大军从远方袭来。这里发生过两场伏击战,可是牺牲的铁路游击队战士连个墓碑都没有留下。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他们的抗日事迹如青山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