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文
二七烈士纪念碑
据考证,毛泽东同志一生题字、题词很多,但为纪念碑题字并不多,除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外,还有武汉二七纪念馆的 “二七烈士纪念碑”。翻开尘封的历史,不难看出他对 “二七”烈士的敬意。
1953年, “二七”大罢工30周年纪念日刚过, 《长江日报》便刊登了一封群众来信,信中写道:“武汉作为 ‘二七’革命斗争发源地,没有供人们凭吊瞻仰的场所,不利于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建议盛市及铁路部门领导尽快在烈士英勇斗争和流血的地方修建‘二七’大罢工的纪念建筑,修建纪念馆。”此信引起了高度关注,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当即批示,责成武汉市和铁路部门筹办。
很快,武汉市总工会、武汉铁路工会共同成立了 “二七”纪念建筑筹备委员会,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蔡杰、武汉铁路工会主席贺汉华具体负责。几经选择,纪念建筑最终选址在原京汉铁路警察训练班旧址。
1955年2月8日,武汉市副市长孟夫唐、武汉市工会联合会副主席苏星、汉口铁路分区工会副主席黄继瑞、施洋烈士家属施重光和 “二七”老工人张士汉手持铁锹为纪念建筑奠基。到1958年年底,高12.4米的纪念碑建成,碑座正面和左右两侧均为反映 “二七”斗争的石刻浮雕,背面是李伯刚撰写的纪念碑文。与纪念碑配套的,还有武汉二七陈列馆。
有碑必有名,纪念建筑动工后由谁题写碑名?因为都是第一次从事这项工作,筹委会拿不出具体方案。他们分头反复征求宣传文化部门、专家学者意见,最终确定了碑名,但请谁题写碑名一直未落实。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请毛泽东主席题写,这一想法得到所有人的赞同。筹委会派人找到正在北京开会的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向他汇报了欲请毛主席题写碑名的事。张体学听后觉得这个建议好,要筹委会请示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非常重视,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并报中共中央办公厅请求毛主席题字。1957年10月,筹委会收到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转过来的毛主席亲笔题字,大家当时欢呼声一片。但展开一看,毛主席题写的是 “二七革命纪念碑”七个字,与当初确定的碑名 “二七烈士纪念碑”相差两个字。
怎么办?请毛主席再次题写。1958年5月,20余名“二七”老工人联名致信湖北省委请求毛主席为烈士纪念碑题字,省委书记王任重高度重视,当即让秘书肖润泉前往了解情况,并着手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写报告。
1958年9月10日,毛主席到湖北视察工作,视察了武汉钢铁厂、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大学后,由武昌经鄂城、大冶到黄石,会见各界群众,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其间,筹委会再次找到王任重,汇报请毛主席重新题字一事。王任重将此事向毛主席亲自做了详细汇报,请他再次给二七烈士纪念碑题写碑名,毛主席欣然同意。由于当时在湖北期间工作太忙,毛主席没来得及在武汉题写。9月16日,毛主席离开武汉前往安徽,在船上题写了 “二七烈士纪念碑”碑名,到安徽合肥后寄来了题字,并附寄湖北省委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敬挥数字,看可用否?谨向烈士们致以敬意。此次在鄂,谈得好,看得好,虽是走马,热情已看出来了,颂你们一帆风顺!”题字和信都装在一个竖式牛皮纸大信封里。肖润泉交给王任重,王任重看后非常高兴,立即让肖润泉安排省委宣传部门将信和题字拍照留存,把题字转交给武汉二七陈列馆,并嘱咐一定要把毛主席的题字认真镌刻在纪念碑上,不得有任何差错。筹委会没有丝毫懈怠,请专家将七个大字刻在碑身正面的汉白玉上,又到北京请专人用金制作金箔,镶嵌于字上,使之既气势恢弘、熠熠生辉,又不失庄严肃穆。
1974年,武汉二七陈列馆迁址重建,更名为武汉二七纪念馆。1997年,二七烈士纪念碑在馆前广场重建,1999年1月底竣工。新建成的纪念碑为花岗岩贴面,碑身连同顶部锻铜大鹏飞轮总高27米。
如今,毛主席亲笔书写的 “二七烈士纪念碑”碑名题字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文图片由武汉二七纪念馆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