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准备去巡线的线路工
“当当当……”在一串串清脆的敲击声中,三个满脸冰霜却呼着热气的壮汉一边俯身检查钢轨,一边向望不到头的林海雪原挪动。这里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摄氏度以下的 “中国冷极”,钢轨上的人就是“冷极村”里的养路人。
在接近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中,人们已经进入 “猫冬”状态,户外冰雾缭绕,行人寥寥。然而,这些钢轨上的养路者却穿行在极寒中,因为他们的工作事关列车和旅客的安全。 “越到此时,越是需要我们的时候,因寒冷而断裂的钢轨一旦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后果不堪设想。”海拉尔工务段金林养护工区工长张殿国说。
金林养护工区靠近根河市 “冷极村”,是中国气温最低的地区之一,冬天经常出现零下40摄氏度以下的天气。极端天气不但对钢轨形状和寿命有直接影响,也给线路工带来了不少挑战。
“受热胀冷缩原理影响,看似坚硬的钢轨在极寒天气下会变得很脆,经常会出现严重变形的情况。”当地属于冻害地区,并且坡度大,架设难度高,无法铺设无缝钢轨,冻土层对钢轨的直接影响,给他们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线路工的常用工具中,最重的冲击镐重达二三十公斤,需要很大力气才能挥动,而线路工们不只要有力气,还需具备丰富的经验,“老养路工只凭肉眼观察就能知道这钢轨直不直”,张殿国自豪地说。
每天7点半,张殿国便开始点名,然后大家按照排班表轮流上工。夏天的时候,工人们要带饭去工作,中午就在钢轨旁凑合一口,寒冷的冬天实在没法带饭,就只能返回住处去吃。
如今,各地线路工的户外作业装备已明显改善,在金林养护工区,工人们配备了厚实的帽子、只露出眼睛的脖套,甚至还有电热鞋垫。即使是这样,冻伤还是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发生。
陈 磊 邹俭朴 姜雪兰 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