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钦
图一:张昌藩在中国新诗讲习所留影
图二:与诗人艾青合影
图三:拜访冰心老人
不久前,福州铁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福州车辆段举办的诗歌讲座上,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正在台上引经据典,解读诗人北岛创作的诗歌《生活》。台下的听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被台上老人的精彩演讲所打动,时而点头微笑,时而若有所思。这位老人就是福州车辆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福州铁路片区关工委秘书长张昌藩。他是福建省内的著名铁路诗人。
钟情诗歌 培育新人
说起诗歌,今年70岁的张昌藩两眼顿时放出光彩,岁月在他的回忆中变得诗意无限。上世纪60年代初,在福州十七中学读高中的他写了一首诗 《闽江》,竟然在《福建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发表了,稿费通知单也寄来了,上面注明稿费5元。他兴高采烈地叫上三五同学一起到福建日报社领取稿费。5元,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啻于一笔巨款。当时,一碗福州鱼丸只要1角钱。爽快的他一高兴,请同学们每人吃了一碗鱼丸,那滋味至今犹在嘴边。
1971年,全国第一家复刊的文学刊物《广西文艺》发表张昌藩的铁路题材诗作《口技》,南昌铁路局局报 《前线铁道》也发表了他大量的新闻通讯报道和散文诗歌等作品。 《党旗颂》 《铁路协奏曲》等组诗先后在 《福建日报》和 《榕花》杂志上刊发,着实让人瞩目。之后,他灵感如泉涌,在 《福建文学》上发表组诗 《春雨在下》,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孙绍振还亲自为他撰文作了重点评论,对于这个初出茅庐的后生给予嘉许,这令张昌藩至今心存感激。
1987年,张昌藩到福州车辆段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出任福州铁路 “绿色龙”文学社社长,面向路内外诗歌爱好者征稿,以此扶掖热爱文学的铁路青年。为活跃铁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创办的 《绿色龙》诗刊,在诗歌界还刮起了一阵 “旋风”。中国新诗讲习所所长何首乌评价说: “《绿色龙》高度聚合了铁路元素,是当今诗坛难得一见的高雅刊物。”在全国有影响力的 《诗歌月刊》还专题介绍了 《绿色龙》诗刊。上世纪90年代初, 《绿色龙》编辑部获得了“中国优秀民间社团”大奖,张昌藩还专程从福州赴北京参加在中国新诗讲习所举行的颁奖仪式,向与会的诗歌界朋友们介绍了民间诗歌社团的创办经验,展示了 《绿色龙》诗刊所取得的成果。
行万里路 写千首诗
诗言志,是一种由内而外抒发内心感受的表达方式。退休后,张昌藩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用心阅读铁路周边的自然风景。他用心凝聚笔端,创作了一首首优美的山水诗歌。福州铁路国际旅行社慕名找到张昌藩,邀请他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专列,张昌藩在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 “敦煌游” “香港游”回来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夜以继日创作了 《大敦煌》 《东方之珠》等组诗,很快就发表在报刊上。在各类征文的颁奖会上,张昌藩不忘宣传坐火车旅游的好处:安全、经济、便捷。2007年9月,他和妻子自费去新疆游玩。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坐火车游遍了南疆和北疆,风景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的喀什更是让人深深着迷。倚在车窗边,张昌藩看着秋天的阳光映照着新疆广袤无垠的大地,即兴创作了 《天山》 《天池》 《喀纳斯》等组诗,先后发表在 《福建文学》等杂志上。
2011年,南昌铁路局举办职工戏剧小品比赛,张昌藩结合鹰厦线的铁路发展史,到福州文体馆和福建省图书馆查阅了鹰厦线的历史和相关知识,以及温福、福厦线运营状况,经过半个月的酝酿和修改,终于创作了一首200多行的长诗 《海西铁路赞歌》。这首诗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呈现,大气恢弘,感染力强,在演出时博得了台下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获得了创作奖和演出奖两个一等奖。
2015年,张昌藩的 《乙未羊·回望》《我是你的小苹果》两本诗集出版。展望未来,张昌藩精心策划了三本诗集,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分类,将自己走过的100多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风景名胜,用诗歌的形式写下来,近千首诗歌编成 《中国山水》 《诗话福建》和 《水墨福州》三部诗集,准备2016年出版。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005年8月,退休的张昌藩出任福州车辆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福州铁路片区关工委秘书长。他结合工作实际,创办了旨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 《关工阵地》大型宣传橱窗,由福州片区11个站段轮流担任责任编辑,他亲自任主编。内容涵盖各站段新闻、信息、诗歌等内容,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定期出版,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
张昌藩至今已创作了2000多首诗歌,不仅是大家公认最勤奋的福建省铁路诗人,也是福建省获奖最多的铁路作家。让他最难忘的,是获得福建省第八届 “施学慨”诗歌奖时,他是和舒婷并列获得诗歌金奖。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长的何少川上台为他们颁奖,盛赞他的诗歌 “写出了当代铁路人的风采和豪情”。他的诗歌 《南湖》还获得全国 “南湖杯”诗歌大赛一等奖,第六届、第八届福建省优秀文学奖,全国 “祖国好”诗歌大赛二等奖……
在张昌藩的诗中,理性可以扮演多种多样的角色,这是诗的特权, “就像做人/与水田一样方方正正,明镜可鉴”。人本身又是自然天地的一部分,向自然学习,是人的理性赖以丰盈的又一例证。张昌藩说,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本真的保证,自然是理性的源泉,自然即人。
本文照片由张昌藩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