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在齐齐哈尔过的年。父亲值班,母亲陪伴,我也自然而然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寒冷之地与父母“汇聚”。可俗话说“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第一次来零下三十度的地方,我竟也没有一天是冻着的,只觉得心里暖洋洋,和父母在一起,哪里会在意天是晴是阴,月亮是圆是缺,只觉得每天都美滋滋!我可一点没有夸张,父亲是跟着铁路走的,铁道修到哪里,父亲就去哪里。因此我们一家三口总是聚少离多,所以很多家庭可能无法想象,一家三口聚齐的日子对我们来说其实是格外珍贵的。

就像《浮士德》中那句“真美啊,你留下来吧。”可时光从不待人,尤其是美好的时光。当人们赞叹“真美啊,你留下来吧”的时候,它们不会留下来,它们就消散了。年过完了,意味又是离别之时,上班的要上班,上学的要上学。当父母陪我一起坐上开往车站的汽车时;当我背着书包拉着行李过完检票处回头望着被挡在安监站外的父母时;当我独自上电梯望着远处依然在安监站外向我挥手的父母时;当我独自在列车的卧铺上躺着回想刚刚母亲因忍住眼泪而闪闪发光的眼睛时;当列车在那个由无数个像父亲一样用汗水筑成的铁道上奔驰着时;我不知道下次相聚又是何时。

齐齐哈尔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我回去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在回去的途中,列车里倒也没发生什么新鲜事。现在的人都懒了、冷漠了,人跟人之间都懒得交流了,每人各抱一个手机,也不知道到底是人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人。这时我对面的小女孩哭闹起来,她嚷着要找旁边车厢的妈妈,终于被她推来推去的爸爸不耐烦了,说了句“哎呀,等会。!”小女孩不罢休继续哭闹,终于这位父亲忍不住说了句:“好吧,你怎么这么麻烦!”这普通的一句牢骚,却触碰了我的神经,我的大脑里快速倒放搜索着过去记忆。我竟发现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任何一句不耐烦的话,更别提发牢骚了。想着这句“你怎么这么麻烦”,我竟自己感动起来。相信许多同样为铁道事业、为家庭拼搏的父亲们会有一个困惑,他们长期在外,很多时候无法对远在异地的家人亲力亲为,使孩子与父亲间有了一层距离。而让我骄傲是,我的父亲却能像是用了“魔法”一般打破这种距离,慢慢的我才明白,是他平日里一点一滴的关怀,是他从不抱怨的耐心。

再往前回忆,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在齐齐哈尔那段美好的时光了。母亲终于舍下了自己工作来到爸爸工作的地方。如果说我佩服铁路工人修筑铁道使千万家的相聚变得容易,那么我说,铁路工人的妻子同样伟大!她们为了支持远在他乡的男人的事业,在家担任起男人和女人两面的角色。我的母亲便是其中一个伟大的人。父亲常年在外工作,虽说每天打电话来关心我们,可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火”,生活中那些大大小小的“火”,都是被母亲给逐一灭掉的。如今终于长大了,大到让母亲足够放心我自己去闯,她来陪伴父亲。我看他们终于能在一起,心里也高兴,也真真的见识了铁路工人的妻子有多不易。母亲在厨房工作,我来到她工作的厨房看看,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整洁有条不紊,就像我从小母亲教导我的一样:人必须要讲究,细到饮食起居,大到无穷大。来这里见到父母工作的地方,朴素干净,让我知道人该是什么样子,就是讲究的、坦荡的、高贵的、真诚的、美丽的。

父母工作生活的地方没有摩天高楼没有灯红酒绿,只是一个平凡的小镇。我们饭后,会漫无目的的散步,也因此碰到了许多无人问津的美景。一家三口一起亲近自然,四处走走看看,无意间抬头,发现一片松树林里无人踏过的雪地就在眼前。雪很厚,能埋住膝盖。三人高兴的在雪地里感叹…这种感觉其实是妙不可言的,和“人挤人”的景点相比,那些神秘的、自己发现的美景,更加醉人!

我想,无论何时回忆起这段和父母一起短暂美好的日子,都会感慨良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真该多和家人一起亲近自然。就像有人曾说过:“看看,每天太阳为我们升起,但有多少聪明的人,不好奇生命,不好奇自然,不好奇世界,不好奇那么庞大的飞机如何飞上天,就好奇谁家又买什么车了谁比自己过得好一点了诸如此类的事儿。”我想,如果你愿意多了解下家人,多接近自然,就会安静下来,心就会变得比较敏感些、更柔软些,这或许正是解决各种繁杂问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