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在公司“青年书屋”借阅的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这是一本描写单亲孩子成长经历和美好爱情、友情及亲情的书,情感真挚细腻,可以作为孩子的课外读物,内容很纯净,对人也有很多启发。

法国人的婚恋观不同于中国人的婚恋观,很宽容,对所有不可控的事情都有理性的视角和客观的解读,对于父母离异的问题,孩子即使心里难过,却也能够努力调整并接受。而对于丈夫的离开,妻子表现得很坚强也很有担当,她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并且无怨无悔。

对于好友喜欢上了自己的女友这种事,男主带着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坦然接受了事实,他理性地追寻着自己的真正需求,最终选择了祝福。即使这种方式可能会遭到人们的质疑,也许会被人诟病,但无疑这种处理方式显然更成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和不要什么,就像小说中的吕克,当他有机会实现儿时的梦想,全力以赴努力时,才渐渐明白什么是他真正热爱的,在尝试以后,又重新做出了选择。但若没有这次尝试,也许他的人生会留下遗憾。而吕克的父母也是极为开明的父母,如我们中国的父母一样,对孩子的未来有规划和设定,但当他们知道孩子的愿望时,会舍弃自己的规划而努力帮助孩子实现愿望。这跟一部分中国的父母强硬的要孩子听话并服从安排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而对爱的执着,小说有了更深刻的描写。男主对爱情开始也很茫然,他把友情和依赖当成了爱情,当意识到原来他依然对灵魂伴侣心有所属时,就毅然并千方百计地去追寻所爱。而处于被抛弃的女友角色的苏菲也理性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她对爱情没有偏执也没有自私的占有欲,理性的放手反而找到了真正属于她的幸福。从这点上来讲,就比钻牛角尖的人要成熟得多。

书的前半段可能很文艺,孩子的成长经历对成人的吸引力并不大,但影子的秘密是很好的悬念,很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吸引着人继续读下去,直到书的后半段整个故事才渐入佳境,让人有感动,有泪水,有遗憾,还有对爱情的希望和祝福。

从文艺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国家文化的差异。同样是爱情故事,中国、韩国的影视作品中总会有一个无法放手,并千方百计拆散相爱的情侣的第三者,而第三者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看。而这本《偷影子的人》却没有让人觉得肤浅和无趣,反而从异国文化中使人对爱情故事的形式有了新的视角。

法国人的浪漫在于他们不会急于用符号和形式捆绑一切,而是用理性和审慎的态度去选择。不会给自己的内心过多的枷锁,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也许影子就是心底无法诉说出的心愿。他们在乎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不受别人的眼光和看法的干扰,整个社会都是宽松和包容的,所以对感情的起止,不偏执、不强迫,也不会纠緾。对不适合的就及时画休止符,再重新开始。这与中国的及时止损的道理很贴合。而我们的生活中加法作了很多,却往往并不会做减法,也许很舍不得“及时止损”,反而是不聪明的做法。

当然这个故事最感动的就是单身母亲的爱,她一直默默地给予孩子最多的体谅和支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故事中的遗憾就是提醒真实世界的我们,对亲人可以做得更多。

这让我想到我们铁路人的家属,对四海为家和两地分居有太多太深五味杂陈的感受。对留守在家辛勤操劳的亲人家人爱人,我们不能常常朝暮相伴,但可以做更多的事去经营感情,不要因工作的忙碌成为我们或少关心家人的理由,多打电话问候,多买礼物,多制造惊喜,在能够相伴时多分担家务,多带他们去玩和尝试新鲜的事物……不管什么形式,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让家人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小说给我最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