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一生,是伴随生命追寻的一生。他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及整个生命,为他的作品打上了鲜明的个性烙樱

他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明天文、知地理,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抛开这些不说,单《天问》中一百二十个问题,就足以让世人惊叹他知识的渊博。

屈原乃王族出身。“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他有着上天赋予的高贵。

因此,当他开始追逐自己最初的理想时,他一路顺畅,二十出头便因才干超群而由三间大夫晋升为左徒,入则“图议国事”,出则“应对诸侯”,备受重用,文章内外,意气风发。

屈原是伟大的诗人。过多的理想使得他没能真正明白,自己究竟能有多大的一片天空。在政治实践中,他用诗人的敏感觉察到民间的疾苦,他因“民生之多艰”而“长太息以掩涕”。在自己的国家与中原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了亲切往来后,他看到了自己国家政治制度的腐败,看到了它走向没落和腐朽的一面,他要挽救祖国和民族危亡的命运,他要改革。

改革要付出代价。

商鞅、韩非……用生命才换来自己想要的革新。

他也愿意。

可他缺乏在政治上与人争斗的心机,前狼后虎,孤身一人。没等施展才华,便被谗言所毁,免职流放汉北。

他那天赋的高贵,已开始在世俗的黑暗中失落,“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免职流放的屈原,却仍为志士,“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他的心中,仍怀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理想。

屈原是大儒。

楚怀王二十八年,他被起用,出使齐国。

但他注定与世道格格不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他有着文化人的自赏,“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他有着文化人的孤傲,“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他有着文化人的倔强,“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他抱怨世人的不洁身自好。他的心中,容不下世人,他自己也注定不被世人所容。

终于,楚怀王客死他乡,新王媚秦,屈原便再次走上了被放逐之路。他辗转于洞庭、长沙一带。个人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实现这种理想和远离故土的矛盾,使得他陷入了重重困惑之中,无法解脱。他表现出了那样的悱恻缠绵,“悲时俗之迫随兮,愿轻举而远游”。他的心灵饱受了折磨:扎根于心中的理想,总是挥之不去,“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他无法忘记,无法忘记祖国的危亡和黎民的疾苦……他无法倾诉,“朕怀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他终于对政局极度地失望了,于是,开始悉心研究诸家学说,放游天地山水。

孔子日“成仁”,认为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

孟子日“取义”,认为“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放游山水的屈原,又怎能真正忘记社稷苍生?在秦军伐楚攻占楚都郢时,终于“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惊心动魄!

这决不是一时义愤的冲动。

在那列国争霸时期,“朝秦暮楚”的策士之流自不必说,即使儒家的先圣——孔子、孟子,前者离开自己的父母之邦只不过“迟迟而行”,而后者更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

“凤凰择良木而栖1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屈原太执著、太倔强,他宁愿“葬乎江鱼腹中”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也不忍“远逝以自疏”。他以橘喻人,“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千百年来,人们始终记得泪罗江畔的他。

千百年来,人们始终为他留着一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的就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充塞天地的爱国光辉。

孟子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为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