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柏林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物质文化资源比较匮乏的年代。庆幸的是,我父亲是一位知书达礼的读书人,让我的童年有了精神寄托。
父亲喜欢读书,印象中,父亲静静地坐在桌前,手捧一本厚厚的小说,俯身专注地读着,桌子的一角是一杯香气袅袅的清茶。父亲对读书的热爱简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每次到县城开会,回家都要捎回几本书。晚饭后,睡觉前,父亲手不释卷,每次都要看上半个多小时的书。
家里的藏书很多。那时,父亲卧室里摆放着一个大书柜,就像一个百宝箱,连环画、文学、历史、理论刊物……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儿时的冬天,吃过晚饭,每当我们兄妹三人围绕在通红的铁炉旁做完作业,父亲就会呷上一口浓香的绿茶,润一下嗓子,给我们兄妹三人讲 “勾践卧薪尝胆” “屈原沉江” “史可法死守扬州城”等故事。听完故事,我特别敬佩书中的主人公,渴望有一天像他们一样,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打从懂事起,每次过年,父亲都会送我一两本小人书。刚开始是连环画,像 《一支驳壳枪》 《鸡毛信》 《王二蟹,再后来就是小说 《烈火金刚》《林海雪原》 《红岩》等。书中的故事开阔了我的眼界,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每当看到机智勇敢为八路军送鸡毛信的海娃,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包围伏击圈的王二小,勇猛英武、痛杀日寇的侦察英雄肖飞、丁尚武,智勇双全的剿匪孤胆英雄杨子荣……我总是恨自己生不逢时,不能与他们并肩作战。
此后,从学生到战士,从部队文化教员到企业管理干部,从边防哨所到猫耳洞,从生产班组到机关办公室,从文学爱好者到业余作家,我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每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我就拿出一本文学书籍慢吞细看。
再后来,无论工作多忙,我每天都尽量抽出时间给女儿讲童话故事,读《半小时爸爸》。有着资深教育经验的父亲还经常陪我到书店购买连环画,培养女儿读书的兴趣;女儿上学后,他就星期天带她去书店感受读书的氛围。
在网络电子书盛行的今天,我仍然愿意选择传统方式阅读,因为唯有手捧书本,才能感受到那份恬淡和安然,感悟生命,感受真善美的呼唤,感受人世间的温暖和友爱。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在阅读中传承文化,用智慧点缀人生,使短暂凝为永恒。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