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她没有读过很多的书,也没有什么手艺,甚至没有给过我们优越的生活。但是,淳朴善良的她却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身体力行向我们传授着做人的道理。
我的妈妈性格平和,在我的记忆中从未见过她与别人发生过争吵,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以至于,到现在我还没有获得“撕逼”这项技能。虽然妈妈是这样的温柔恬静,但是,我们都知道妈妈并不懦弱,恰恰相反妈妈的骨子里流淌着无人能及的刚强。
我们家有20多亩地,这在南方来都可以称之为地主了,但是,在东北来讲这是非常正常的。小时候,因为一些原因爸爸常常不在家。地里的农活全部落在妈妈的身上,我和两个未成年的姐姐只能做些拔草之类的小事。那是种地还没有机械化,我家里也没有耕牛,春天种地都是用镐头刨坑,再挨个坑里点子、撒肥、浇水,最后培上土。20多亩地,就这样,一个坑,一个坑的种下去。夏天铲地,要前间苗,铲头遍,再铲二遍,还要追肥。铲地的时候,烈日当头,汗水都是顺着脊梁流下去的,当时就觉得《锄禾》里写的真对。秋天收割玉米,要先割地,再扒苞米,然后装车收回家。因为我家没有车,也没有钱,妈妈不但要收我们自己家的地,还要去替别人家干活,才能求到人家的车。现在想想那些年过真的很苦,但是,因为有妈妈作为我们的依靠,我们当日并不觉得日子那么难过,也没有因为当时家庭条件不好而觉得不如别人。按照妈妈的话来讲,我们靠自己干活吃饭,和别人没有关系,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吃比穿。我们都知道,妈妈想给我们更好的生活,不然,妈妈也不会因为在年三十的时候,不能让我们吃上一顿饺子而背着我们掉眼泪。
因为家庭困难,我的姐姐上完初中后都没能继续上学,而轮到我的时候,妈妈却不顾爸爸的反对,坚持上我读上高中,并将我送入大学。妈妈对我说过“只要你能念,我就供,不管你大多,我都供”。对于当时的我来讲只有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回报我的妈妈对我的恩情。在那年的夏天,每当有人问起我考上了那所学校的时候,妈妈很谦虚的样子,回答道“就一一本。”但是,我们都能看到妈妈的眼角眉梢挂着骄傲。在大四那一年,我面临着就业与考研的选择时,妈妈还是对我说“只要你能念,我就供。”当时,我已经知道,我的大学四年,已经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掏得精空,我毅然选择了就业。妈妈对此却耿耿于怀,总觉得对我还是有所亏欠。
到了我成家后,觉得妈妈终于松一口气了,可是妊娠反应强烈,不放心我的妈妈,又从东北来到深圳照顾我,那是妈妈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从一个遥远而僻静的小村庄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大城市,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当时我因为身体的原因,要在医院里治疗,妈妈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在家与医院之间往返数次的照顾我。在这个摸不到北的城市里,妈妈是怎样一站一站的数着停车的次数在路上上车、下车,是怎样不断的向人打听坐这趟车能不能到医院。这就是妈妈,强大到神的妈妈。在我怀孕期间,由于姥姥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妈妈不得不放弃我而回到她妈妈的身边尽孝,看着妈妈哭着上了飞机,我知道那除了有她对她妈妈的担心,也有对我的不放心。最终,姥姥还是离开了我们,唯一的憾事就是姥姥她未能见到我的女儿出世。妈妈总是那么容易满足,即便大家都知道舅舅一家的所为,妈妈却从未与他们发生过正面的冲突,按照妈妈的话讲“他们都那么大了,什么道理不懂?说了他们也不会听,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够了。”多么朴实的想法,妈妈对于能够陪伴她的妈妈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她很满足。
现在妈妈年事已高,已经不能再下地干活了,但是一直勤劳的妈妈,却是闲不住的,她包揽了姐姐家所有的家务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一个姐姐家的,一个我的。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总是常驻工地,妈妈只有在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带着孩子与我小聚。妈妈含辛茹苦的将我们姐妹养育成人,如今又要继续照顾我们的孩子。看着不辞辛劳的妈妈,我们这些孩子不能再身边尽孝,还要增添她的负担,对于妈妈我们心生愧疚。只能常常给家里打打电话,给家里多买点东西,不能直接把钱给家里,一生节俭的妈妈,给她钱,她也会存起来,舍不得花,只有买好东西寄回去,她还能受用一些。
用爸爸的话讲“你们姐妹要是有你妈一半贤惠,我就知足了。”对不住了爸爸,妈妈太贤惠了,我们望尘莫及。其实,我好羡慕妈妈,活着那么真实,那么真性情。妈妈,我想对您说:妈妈,虽然我学不来您的贤惠,但是,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您的刚强,我将延续您的传承,遇强则强,无欲则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