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你一定会惊讶,韩国女总统和中国铁路女工——怎么可能是朋友呢?
没错,我与她相隔万里之遥,甚至未曾谋面,却知道她成长和经历的每个有意义的事件:她父母的爱情、弟弟妹妹,她的梦想、快乐和痛苦……甚至超过我对好友和闺蜜的了解。
《绝望锻炼了我—朴槿惠自传》这本书的前五分之四的内容是她从小到大的经历,后五分之一的内容是她的外交生涯。她不仅是一名雷厉风行的女政客,也是一位有丰富细腻内心的感性女人。
二十二岁之前,她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有着平静温馨的生活,她的童年会使读者想到自己的童年,一样的普通和充满美好回忆。父母的爱和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使她在耳濡目染下,养成了很多优秀的品质。
“母亲即使搬家,也会将屋子打扫干净,并给下一位入驻的人家准备好满满的米缸和充足的煤炭……”朴槿惠继承了母亲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行方便、善待他人的慈心和爱心,在从政生涯中,一直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为解决百姓的疾苦而事事关心,大至国与国之间的共同发展,小至身边女职员孩子的托管……事无巨细、无微不至。
“从小母亲就对我们耳提面命‘不可以向别人炫耀你所拥有的东西。’” “拥有别人没有的贵重东西,对孩子的教育并无益处。贵重的玩具对他们而言是不必要的奢侈品……”母亲的低调、朴实、内敛和不让人产生特权意识的教育使她健康平安的成长,并未因一国公主的身份而变成养尊处优、颐指气使,滥用地位和权利的寄生虫。
“父亲常常不在家,家里的维修工作都是由母亲一手包办……”这使我想到了我们铁路人的家属,对于丈夫常常要出差的工作特性,家属们都是一手包办了所有的家事——独立自强,这也是我们铁路人家属和中国女性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成绩好坏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每时每刻都要心术正直。”这句母亲叮嘱的话使朴女士拥有正确的“三观”,在从政期间面对很多不利因素时:比如没有选举资金;对手花钱买选票的不正当竞争;能够享受不参选也有保障名额的特殊待遇时……仍选择用自己的实力和诚意去获得支持和选票。正念为公,邪念为私。人非圣贤,有小缺点小瑕疵可以理解。但若事事有私心,时时存邪念,一定不会走得太远。俗话说:“德不配位,必有余殃”。没有正念和德行的能力越大,越是坏事,只会成为害群之马,小会害人害已,大会祸国殃民。若只想要权利利益,却不履行责任,迟早会被人唾弃。所以权利于而有正念的朴女士是为民众谋福利,而不是为达到个人私利而享受的。她把大韩民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当成终身的责任。正如习主席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写到“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广大学员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由此可见,受人尊敬的领导人都是以正念为公,所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一篇文章是《沉默的时间,一切都会事过境迁》,是朴槿惠十八年的隐居生涯中的一个小故事:她独自一人去走访,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大婶们并不知道她的身份,却热情地邀请她吃煮面条,在大家猜测她身份时,一位陌生的老奶奶认出了她,及时帮她隐瞒,为她解围。她离开时,老奶奶还特意追上她安慰鼓励,最后拿出自己的一点钱硬要给朴女士当零用钱,把她当成自己的孙女般疼爱。
这个小故事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善行和德行就是这样的因果,如星云大师所说“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心相交,静行致远。”除去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豪宅名车名牌等一切外物,内在还有什么优秀品质让人敬仰爱戴?也许身份会让人敬畏,地位会让人顾忌,但顾忌和敬畏只是表面现象。外物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了身份,丢了地位,没了钱财等外物,谁还会从心底真正对一个人产生认同尊敬?朴女士能在痛失双亲、跌落谷底、一无所有时,还依然能被人善待,被陌生老奶奶爱护,就是因她的父母曾用心爱民的善行。
英国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菲利普·肖特的著作《毛泽东传》提到:教育一个男人只是教育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人,就是教育一个家庭。
朴槿惠能成为一国元首与母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而教育不仅是父母、学校、环境影响这几种途径,书籍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我与朴槿惠总统虽未谋面,却与她促膝谈心,夜谈至深,就因我读她用心写的自传,她给我的精神食粮不亚于我的良师益友。她给我力量,给我勇气,给我面对困难时的解决办法,也告诉了我很多身边人不能告诉我的智慧。
我们可能暂时没有能力去改变生存的环境和身边人的陋习,但有选择朋友的自由。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古圣先贤的智慧,都可以从书籍的阅读中汲龋而教养和德行也是在好书的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它会使人摘掉有色眼镜,用正确的“三观”改变扭曲错误的认识,不再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事物产生迷惑,从而去追求真正的美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