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桥
有些书简单,合上书页就会忘记。有些书丰富,人生和时代的维度都力透纸背,郑立学的新书《铁色长山》就是这样。
武汉铁路局安全监察室副主任郑立学是开火车成长起来的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写出了20万字的知青纪实文学 《铁色长山》,真实记录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在襄阳十里长山上山下乡的生活,充满了青春眷恋和铁路情结。前不久,襄阳市作家协会、文艺理论家协会为他的这部新书召开了研讨会。与会者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难得的知青文学作品,表现出了很好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特别具有史料价值。
我与郑立学同是75届高中毕业,同年下放农村,又同是铁路知青和铁路职工。他写的许多故事,也是我们经历过的故事,悲壮而真实,书中一些故事很抓人心,不知不觉让人产生共鸣。
《铁色长山》具有文学价值。郑立学讲故事有味,有波澜,有曲折,起起伏伏,穿透人心。他用熟悉的细节推动故事的高潮,人奇、事奇、意奇,一波三折,情节三翻,将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艺术性地展现出来,同时还深情礼赞了在农村艰苦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因此,他写出了许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人物和细节。比如 《“小地主”的命不值两块钱》 《饿肚子的故事》 《金子、口琴和黑狗》等,读起来都趣味盎然。再比如,知青刚到农村的冬夜,因为茅屋不御寒,冻得睡不着觉,半夜围坐在一起唱歌。唱着唱着,女生唱哭了,男生也唱哭了。书中关于饥饿的细节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他母亲让他去买5个油饼,他走在路上咬了一口,结果勾起馋虫,一口气把5个饼全吃光了。回家后,母亲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搂着他哭了;一个男同学一口气吃了37个二两重的馒头,还喝了半碗鸡蛋汤。吃完喝完,他还来了一句: “解放军不是管饱么?”一个女同学因为长期见不到油星,半夜起来把家里好不容易得到的半钵猪油全喝下肚。还有知青打赌吃饭,比赛吃芝麻喝凉水等。这些细节看似荒唐,其实真实而深刻,谁看了都会被震撼。
《铁色长山》具有美学价值。郑立学自小爱读文学经典,爱好广泛,读书很杂。这些可以从他的作品中读出来。 《铁色长山》的文章结构,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形式,即故事前面用诗歌作引语,后面又用诗歌作结语。这种写法,不同于时下的散文,明显是受了明清话本小说的影响。读 《铁色长山》,有点像读话本小说,读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 《铁色长山》的若干篇文章,又采用了散文和诗歌交替叙述的方式,像 《十里长山情话》 《远方的来信》等,显然是受到民间文学的浸润,学习了民间故事的叙事手法,有民间故事的味道。书中还使用了很多襄阳的方言俗语,让人感到亲切、实在、接地气,而且平白如话、生动活泼。像 《剃头》 《看电影》等篇,无奈中有幽默,幽默中有调侃,调侃中有真趣。郑立学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也引入了不少网络语言,还引用了周旋的歌、仓央嘉措的情诗、山西梆子、韩剧台词、根据老电影自编的歌以及在知青中流传的地下文学等,大多数引用都比较贴切。比如 《引子》开篇的 “春听风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昼听许建华的笛声,夜听李小英的琴声,山听小地主胡声,水听知青们的歌声,有空请您听一听,铁路知青的心声”,提纲挈领,有统揽全篇、且听我慢慢道来的意味。郑立学的审美观是兼容的、多元的,因此他给我们的审美愉悦也是多方位的。
《铁色长山》还具有史料价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一个特殊年代的群众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件大事,有很多东西值得深入研究。比如,如何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问题,既需要有宏观的视野,也需要有微观的考察。当年,费孝通研究乡村问题,就是从一个村庄入手的。 《铁色长山》集中笔墨写了一个知青点,可以说为这场运动提供了有价值的微观资料。对于数千万人上山下乡的运动来说,一个知青点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正是由这样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点组成的。
郑立学从小爱好阅读和写作,甚至还有当作家的愿望。他写了很多东西,真正优秀的作品大部分创作于近几年,这是一个写作者对文学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和持续磨砺的结果。这种追求和磨砺伴随着写稿、寄稿、退稿,伴随着否定、停滞和新生,是一个成熟作者的必经之路。所以说,这本一出手就是20万字的作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间赋予了他当下的成色。
从书中还可以看出郑立学性格中有一股韧劲,还有他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些感慨涌上了笔端,于是成就了这部纪实文学。这些都决定了郑立学能够用不羁的眼光去探究过去,以《铁色长山》来致敬知青时代,遥祭那些逝去的青春,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透过 《铁色长山》,我们也十分欣慰地看见,尽管知青们历经磨难,如今已是耳顺古稀之年,却不坠青云之志,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奉献着自己,这也是作者着力传达的正能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