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晓
图一为插图 《拜石图》 普石画作
图二为插图 《螺江陈氏主要人物谱》
图三为图书封面
图四为插图 《陈宝琛与朋友在听水斋》资料照片
铁路历史是近代史的入口之一。在历史的舞台上整理铁路发展的脉络,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引发晚清高层论战,被列入史册,引人关注。这个奏折的真正作者,是陈宝瑁陈宝琛对现代铁路建设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1880年,他代台湾巡抚刘铭传草拟《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造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成……”
陈宝琛还主持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的修建。1905年10月,在北京城的北郊,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正式动工。几乎与此同时,当朝廷批准了修建福建铁路的申请后,由陈宝琛任总经理的商办福建全省铁路公司在林则徐的祠堂里开始办公。
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标志着国人修筑铁路的热潮在中国大地上掀起。
陈宝琛何许人也?
他是中国末代皇帝最重要的老师。他12岁考上秀才,17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在朝堂上平步青云16年。他是晚清有名的清流党的 “中枢四剑客”之一;他是那篇以请建造铁路引发晚清高层官员最大规模论战的 《筹造铁路以图自强》的真实作者;他被定义为开创福建近代教育的第一人;他一生著有 《沧趣楼诗集》 《沧趣楼文存》《沧趣楼律赋》等。其中, 《沧趣楼诗集》共十卷791首, 《中国近代文学史》给予他的评价是 “独步诗坛四十年”……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儒绅陈宝璺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人物传记。在古色古香的装帧设计中,沿着精致的文学语言,我慢慢地靠近一个非凡的人生。阅读的过程,我不断地去感受陈宝琛时而波澜壮阔,时而浅唱低吟的生命节奏。我想,这种节奏的呈现,一方面是陈宝琛的丰富人生历程的自然呈现,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作者赵妮娜和陈翔匠心独运的结构编排和灵动书写。
全书共分三章, 《羹》 《璺 《绅》。我在字典上查 “羹”字一词的含义,称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其他词条也与食物相关。但在本章扉页,作者做出如下解释:陈氏宗祠有一面墙,上有隶书横匾 “百代羹墙”,这里的 “羹”字,指的是教育,意为 “教育是百年的食物”。作者选择将这一横匾内容进行提炼,为全书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陈宝琛出生于福州的螺江陈氏家族。螺江陈氏有名,始于科举。陈家在明朝一朝,出了7位进士,30多位举人。 《羹》作为开篇一章,从地理入手,解析陈氏家族教育的秘笈,对读者大有裨益。
“璞意为 “宝”。陈宝琛的一生,是中国传统儒绅品质和精神的展示。 《璺这一章记录了陈宝琛的仕途轨迹。他的仕途,起初可以用 “青云直上”形容,他25岁任乡试考官,33岁任职翰林院,开始从事撰写皇帝诏书之类的重要工作。1880年,写铁路奏折的时候,他刚满32岁。陈宝琛的被重用,与他的直言上谏有关。书中写道,陈宝琛上谏直指慈禧太后,但因措辞得体,迫使慈禧不得不接受。后来,他又为 “戊戌六君子”昭雪。正是由于这种正直刚强的性格,他与曾国荃交恶,后被罚降五级。他以为母亲守孝为名,辞官回乡,开始漫长的 “闲放”岁月。
人生大戏并未就此谢幕。退隐官场,本该安享平静宜人的晚年,陈宝琛却在这25年间,开创了福建新式教育,偏居一隅,却心系报效国家。1905年,他成为福建教育总会会长,两个月时间创办了36所学校,并组织筹钱修建漳厦铁路。漳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铁路。
1909年,陈宝琛61岁,奉旨进京,开启了人生第二次仕途。对于陈宝琛来说,一生最珍贵的称谓,应该是 “帝师”,他的家乡也被称为 “帝师故里”。溥仪的第一副对联,便是写给自己的老师陈宝琛的寿联。陈宝琛死后,溥仪给他的谥号是 “文忠”,并晋 “太师”。从这一历程中,可以管窥到末代王朝衰落的缩影。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迂腐与开化的冲突、矛盾和斗争,在陈宝琛及其同时代的士大夫身上深刻交织着。如今,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作为旁观者远眺这一幕幕历史画面,况味深远。
《绅》这一章,多是对于文人身份的陈宝琛的叙述。 《钓鱼台诗会》等诸多细节,为我们拉开了那个时代的文坛大幕,而作为主人公的陈宝琛,在这一章的故事中,也更有温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人物传记的装帧别具一格。全书为彩色印刷,书中大小各色图画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穿插。实的是陈宝琛的家族谱系、老照片等具有珍贵历史文献价值的资料;虚的是画家普石和李武斌先生极具个人风格的文人画装饰。虚实相生,生出来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典雅气息。
作为读者,我深感幸运的是,从这一本《儒绅陈宝璺中,可以窥见人物所在的时代历史风云。本书不仅有纵览时光长廊的宏观书写和充满智慧机锋的规律性总结,也有《与张佩纶》 《同伴张之洞》 《挚友陈衍》《朋友严复》 《和郑孝胥》等精致耐读的经典文章。现象与本质共存,整体与细节交织,共同展示着历史的不同侧面,朴素自然又绮丽多彩。窃以为,这种以某一重要人物为脉络牵出整条历史线索的写作方式,是带领读者零距离亲近历史的最高明手段。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