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吟秋,1906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受党委派来到北满铁路开展地下工作。

1932年3月,黄吟秋受中共满洲省委的派遣,来到萨尔图站区,组织铁路员工和家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的公开身份是安达中学教员。

同年5月,黄吟秋根据中共满洲省委的指示,来到安达站恢复党的组织、争取抗日武装力量。与安达站的地下党员李天松接头后,他又在进步学生中发展了一些党员。这时,中共满洲省委介绍从北平回东北组织武装抗日工作的李克诚、刘乃风到安达站同黄吟秋一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他们建立了中共安达站党支部,黄吟秋任支部书记。安达站党支部成立以后,成员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先后派李克诚、刘乃风、刘永兴回故乡安达县农村,深入地方保卫团“老虎岗大排”和各地义勇军中做改造工作,一些来到安达的国民党官兵纷纷起义或投诚,加入了李海青等领导的抗日队伍。

8月7日,黄吟秋向中共满洲省委汇报工作,为了使安达站党支部在争取抗日武装的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经同意,特将安达站党支部转为安达站特别支部(简称特支),委任黄吟秋为特支书记,直接受中共满洲省委领导。

安达站特支成立后,在中东铁路沿线播下了抗日火种,为东北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特支成员按照部署,先后分头到中东铁路沿线的满沟、萨尔图、昂昂溪、满洲里等站开展党的活动,同时到哈尔滨市、安达县、肇州县等地开展发展党员的工作。这时,李海青率领的抗日义勇军正在安达站与日军展开拉锯战。黄吟秋按照中共满洲省委指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党的抗日武装力量。特支成员还分别加入到抗日义勇军各部进行活动,特别是李海青部和驻安达站的拜泉保安队以及“老虎岗大排”等地方武装,都是特支成员开展争取工作的重点。安达站特支成员在争取这些武装积极抗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32年冬,黄吟秋调离安达站特支,由鞠哲祥代理安达站特别支部书记,继续开展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