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庞蔷华 本报 刘丽萍

沈阳铁路局阜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文化墙上,一组剪纸作品吸引了一批批来此培训的人员驻足观看。文化墙上那些名为《动车组》《蒸汽机车》《三阳开泰》《真假美猴王》《龙凤呈祥》的剪纸作品,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通辽电务段通辽通信车间的职工张国忠。

今年53岁的张国忠,在通辽市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搜救侠”、搜救使者、铁南“大胡子”、大个子救人者……多年来,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在光明网、《通辽日报》《通辽都市报》等媒体上被多次刊载。

提起张国忠,认识他的工友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工作中,沈阳铁路局通辽电务段通辽通信车间职工张国忠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格遵守车巡制度。近两年来,通辽电务段管内进行大面积的电化施工改造,张国忠认真负责,先后发现计划外大型设备在光、电缆径路作业等外部侵害问题50多次,多次受到段里表扬。

在生活中,张国忠是个“热心肠”。自小生长在辽河边上的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游泳和水中搜救本领。从20多岁开始,在当地的水库、辽河公园、森林公园湖里,他积极帮助营救、打捞溺水者。因此,张国忠的身上留下了很多被水草或水底物体划伤留下的伤疤,每一个伤疤的背后都有一段搜救中的危险故事。2014年春,张国忠被科尔沁区委、区政府评为“道德模范”,应邀参加了通辽市科尔沁区首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同年,他又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并于2015年获得第二届“感动沈局十大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然而,张国忠最出色的还是他那一手剪纸绝活。

他剪纸不用描,不用画,只用手中的一把剪子剪出自己想要的图案。独到的握剪方法,细腻的花纹图案,人们乍一看会感觉像电脑刻的一样,若不是亲眼看到,很难相信是用剪刀剪出来的。

今年,阜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要进行文化布展,通辽电务段向路局推荐了有剪纸才艺的张国忠,路局有关领导邀请张国忠到基地现场示范。他现场剪了一只丹顶鹤,栩栩如生的外形、细腻的羽毛、圆润的翅膀,精湛的剪纸技艺让所有在场的人拍案叫绝。

张国忠对自己的剪纸作品要求极高,即便是在别人眼里已经很完美的作品,他若觉得有一点不如意,都会重新剪。

看到张国忠的剪纸本领如此出众,路局有关部门请他剪具有铁路特色的机车和车厢。张国忠从没剪过机车,剪纸不打底稿的他,在剪纸过程中,若有一丝失误,整个作品就会作废。张国忠想了一想,说:“我试试看吧。”

回到家后,张国忠反复揣摩,完全沉浸在创作中。经过多次实验,第一幅作品终于完成并得到充分肯定和好评,这让他坚定了信心。

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国忠继续剪纸创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经常熬夜使得他面容憔悴,人也瘦了20多斤。最终,《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动车组》等,总共10幅精美的作品在他手里应运而生,美不胜收。

说到学习剪纸,张国忠从未找过师傅,全靠自己揣摩。

作品生活化是张国忠的剪纸特点之一。猫、狗、鸡、鸭、昆虫、飞鸟、植物等等,都是他经常驻足观察的对象。为了观察更多的动物,张国忠常到动物园去,从早晨到晚上,一边看一边剪,快速地提高自己的剪纸水平。

因为对剪纸的痴迷,17岁参加工作的张国忠,凭借着微薄的收入,只身来到北京,就是为了到动物园观察那些从来没见过的动物。那时没有照相机也没有电视,为了加深印象,他在动物园里待了十多天。

为观察自然风光,张国忠又只身来到泰山,一面欣赏泰山景色、一面将美景印刻在脑海里。一个偶然机会,他遇到上海收藏家协会理事王文祥。王文祥很欣赏他的剪纸作品,让他剪泰山奇峰,张国忠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作品。王文祥又推荐他参加上海市书法、剪纸大赛。比赛期间只有张国忠一人不用折叠纸张,直接剪。深厚的剪纸功底,让参赛选手和观众对其折服和钦佩,作品也供不应求。

张国忠的剪纸技艺曾经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四套节目和内蒙古、通辽电视台播出,并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关注。一位美国加州的剪纸爱好者特地到他家里拜师学艺,出1万美元的高价收藏他的作品《中国长城和埃及金字塔》以及他用过的剪刀。

一把剪刀描绘一片天空,一幅作品记录一个精彩的世界。多年来,钟情于剪纸艺术的张国忠如醉如痴地发挥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述说着最质朴的情怀。《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一百单八将》《鹤立鸡群》《猛虎下山》《家和万事兴》《三阳开泰》《一唱雄鸡天下白》《真假美猴王》《龙凤呈祥》等等,其剪纸作品信手拈来、花样繁多、形象各异、手法细腻、栩栩如生,美好的生活在他的作品里得以充分展示、提炼和升华。

图为张国忠和他的部分剪纸作品,刘丽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