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瑞士绝景的登山铁路

阿尔卑斯山脉最著名的山峰非马特洪峰莫属。它终年积雪覆盖的山峰频频出现在各种各样的风光照中,是瑞士引以为傲的象征。乘坐齿轨登山列车一路而上直至高纳葛拉特观景平台,成为欣赏马特洪峰绝美胜景的最佳旅行。

位于瑞士与意大利交界处的马特洪峰可谓阿尔卑斯山脉最壮丽、最负盛名的山峰了。这座海拔4478米的山峰以它那一柱擎天、直指天际的三角锥造型,俘获了所有一睹其芳容游客的内心,成为整个阿尔卑斯山脉的象征。

蜂拥而至的登山者和游客让马特洪峰北坡山坳中的小镇采尔马特成为瑞士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小镇位于瓦莱州谷地中,依偎在马特洪峰山脚下,海拔1620米,是冰川快车西端的终点。虽然在穿镇而过的马特河边便可远眺马特洪峰,但位于采尔马特东南5公里、海拔3000米山脊之上的高纳葛拉特才是欣赏马特洪峰与周边群山的最佳地点。为了能让更多游客一览马特洪峰的雄伟身姿,早在19世纪末,一条从采尔马特通向高纳葛拉特的登山铁路便建成通车了。这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高纳葛拉特登山铁路(简称GGB)。

在遍布登山铁路的瑞士,高纳葛拉特铁路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一条建成于1898年的古老铁路,也是瑞士第一条电气化齿轨登山铁路。终点站高纳葛拉特火车站海拔3089米,虽不及素有“欧洲之巅”美誉、海拔3454米的少女峰鞍部火车站,但相比那座位于少女峰冰封石壁下的车站,地处空旷山脊的高纳葛拉特火车站拥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加美丽的风光,是欧洲最高的地面车站和欧洲铁路露天路段的最高点。

从采尔马特出发

在采尔马特住上几天就会知道,清晨和上午能清楚看到马特洪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即使天气晴好,往往一早还清晰可见的马特洪峰到了下午也会被云层遮盖。因此每天清晨,采尔马特火车站外都会拥满等待登山的游客,车站与冰川快车的终点站就隔了一条马路,但相比于古典但略显陈旧的冰川快车终点站,这里却明亮而又充满现代化风格。车站售票处旁设有山顶的监视器,游客可以确定好山顶的天气再购票搭车。

手持磁卡车票,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通过闸机,棕红色的登山小火车已在站台候客。观察一下轨道,可见两条交错式的齿轨设置在铁路中央。这便是以设计者瑞士人罗曼·阿贝特名字命名的Abt式齿轨铁路。通过最大坡度达200‰的齿轨铁路,列车得以在9.3公里长的线路上从海拔1604米的采尔马特火车站一路开行到海拔3089米的高纳葛拉特火车站。由于稳定成熟,Abt式齿轨铁路在瑞士很多山区都得以应用。但和瑞士其他登山铁路相比,高纳葛拉特铁路还有着诸多的与众不同。首先,其磁卡票与闸机的应用在欧洲范围就非常少见,先进的检票管理设备让人想象不到这是早已诞生110余年的“古董铁路”。其次,作为瑞士第一条电气化齿轨登山铁路,它采用了罕见的三相交流方式供电,不仅供电接触线有两条,而且车顶的受电弓也有两个。这种堪称活化石的铁路供电方式,现在只有在高纳葛拉特铁路和少女峰上层铁路两条海拔超过3000米的登山铁路上才可一见。另外,全长9.3公里的高纳葛拉特铁路居然有3.8公里的复线区间,这在登山铁路中也非常罕见,每24分钟一班的列车全年无休,每小时最多可运送2400人上山。高纳葛拉特铁路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随着车下传来“咯噔咯噔”齿轨咬合的声音,GGB红色列车缓缓驶出采尔马特火车站,开始了一路爬升。随着高度的迅速变化,刚刚还在采尔马特城中穿行的列车转眼便开到了小镇的上方。鳞次栉比的木质房屋错落分布在脚下绿色河谷的山坡上,远处刚毅的马特洪峰直插天际,整个画面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中世纪的童话中。列车缓缓前行,窗外移步换景,但采尔马特与马特洪峰的完美组合让车窗始终可以裁出月历与明信片中才能看到的完美风景。直到茂密的森林出现,精彩的视觉盛宴才告一段落。

当马特洪峰再次出现在右侧窗外时,列车猛然驶过一座跨过深谷的铁桥,进入全线第一个车站芬德巴赫火车站。这座高达48米、建于100多年前的铁桥最初被设计为传统的石拱桥,因施工难度太大,工期延误太久才改成今天的模样。桥的左方有一道似乎可以直接倾泻到车上的湍急瀑布,自山腰直跌谷底,精彩纷呈。只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右侧窗外的马特洪峰上,往往忽略了这一美景。

穿越森林的界限

离开芬德巴赫火车站,茂密的树林成为窗外不变的主题,列车仿佛驶入一条绿色隧道之中,马特洪峰只是偶尔出现在树梢或树枝的缝隙间。这样的风景直至下一个车站利菲阿尔卑火车站。由于附近建有度假饭店,因此在这里下车的游客不少。很多徒步攀登高纳葛拉特的游客也带着登山工具离开列车。值得一提的是,从车站到度假饭店还建有一条简易的轨道,去往饭店的游客可以乘坐小火车运送行李或代步,颇为有趣。

离开海拔2210米的利菲阿尔卑火车站,在离开一个180度的U形弯道后,列车驶出森林的界限,进入灌木丛生的高山荒原。这里也是欣赏马特洪峰的一个经典路段,甚至GGB列车的车票票面也是在此取景。由于全线1485米的高度差,高纳葛拉特铁路沿途可见从针叶树林带到灌木丛、再到砾石雪原的垂直生态景观差。这也成为高纳葛拉特铁路沿途除了不断变化的马特洪峰景观外的又一看点。

告别森林,视野一下子宽广了许多,傲立右侧窗外的马特洪峰也愈发高耸巍峨。车内渐渐少了刚出发时的阵阵惊呼,但快门声音依旧此起彼伏。由于时常发生雪崩,列车会通过一段800米的防雪棚洞。在出发30分钟后,列车抵达了海拔2582米的利菲尔堡火车站。GGB的路线自此向东而去,在马特洪峰东南侧的山脊间迂回而上。一般认为,这一带是马特洪峰最协调、也最具美感的欣赏角度。

云顶之上的瞭望台

离开利菲尔堡火车站,GGB列车驶过了灌木界限,周围只有稀疏的高山草甸和寸草不生的砾石荒原。或许是马特洪峰周边地形险峻,这里鲜有类似少女峰脚下的连片牧场,很多未经开发的自然风貌得以保留。继续攀爬的列车抵达了罗腾博登火车站。这里周遭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即使夏季也有可能被积雪覆盖。车站的山脚下有个名为利菲尔湖的迷你高山湖泊,风静雪融时,马特洪峰的身影便会倒映在湖中。

不知不觉间,原本由马特洪峰独占的车窗外,出现了一座又一座雪白的高峰。最后,当仅次于勃朗峰的欧洲第二高峰罗萨峰出现时,列车终于抵达终点——海拔3089米、全欧洲最高的露天车站高纳葛拉特火车站。车站的古典石造站房完美嵌入无可挑剔的自然景观中。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山顶上的火车站也设有自动验票机。

除了马特洪峰外,高纳葛拉特铁路的另外一大宣传口号便是“前往29座4000米高峰当中”。在山脚下,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在高纳葛拉特火车站,当包括瑞士最高峰杜富尔峰在内的29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峰环绕身边时、当脚下高纳冰川迤逦而下时,我们终于明白为何当初瑞士人竭尽全力也要把铁路修建至此。在这里,连绵的雪峰留给我们一段难忘的铁路旅程,火车也成为高纳葛拉特360度全景的雄伟世界里最经典的点缀。

本文图片均由罗春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