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获得了几张上世纪40年代的京绥铁路黑白老照片。京绥铁路全线贯通历时18年,即自1905年开始建设到1923年通车,全长800多公里,起点北京,终点包头,归绥、张家口、大同为沿途大站。

在这些老照片里,有阳高县站、周士庄站等。这几个车站外观整齐统一,主站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平面近似矩形,中部二层,两端单层。在周士庄站站台右侧,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排当时的臂板扳道器。清末,《简明铁路章程》颁布后,全国掀起了一股自主兴建铁路的热潮。帝国主义列强已经基本上将主要的干线路权瓜分殆尽,中国的铁路事业在夹缝中萌芽、发展。

在关内外铁路和中原地区的铁路陆续修建以后,清政府意识到修建一条通向西北的铁路已是势在必行。张家口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中国内地通往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及沙俄的必经之地,将铁路的终点选在张家口市再合适不过,这就是当时的京张铁路。京张铁路的修建,让西北地区看到了现代交通时代的曙光。就在各界的呼声中,决定修筑从张家口通往绥远的张绥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又修建了由北京至包头的京包铁路,成为北京通往内蒙古地区的一条交通大动脉。

本文图片由李天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