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站是京沪线上一个四等小站,1945年8月,鲁南铁道游击队曾在这里迫使上千名日军缴械投降,轰动一时。
沙沟站建于1910年,因有古沙河而得名。建站初期,只有6间站房、2个站台。运营后又建了一个200米长的货运站台,主要运送河沙。20世纪90年代末,沙沟站进行改造,在原址上新建了两层楼房。
如今的沙沟站只是京沪铁路上的一个待避小站,为了保证车速,客运和货运业务早就停了。沙沟站西侧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红石岗子”的缓坡处,南北长近200米,东西宽约100米,呈四方形,被绿化树和荒草所覆盖,再向西是一片速生林带。这片略高于庄稼的荒野,就是当年铁道游击队的受降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1日,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出7道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抗日军队向被我军包围的日军发出通牒,限期投降,对拒不投降之敌,坚决予以歼灭。
1945年11月的一个深夜,龟缩在山东临城的1000余名日军和亲属、部分日本侨民近2000人,乘一列14节车皮的铁甲列车,偷偷溜出临城,往南逃窜。铁道游击队得到情报后,果断将沙沟站南韩庄段的铁路炸毁,切断了日军的逃路,同时将临城站以南的铁路破坏,迫使日军进退两难,集结于沙沟站一带,被铁道游击队团团包围。
从1938年起,这支由铁路工人、小商贩、矿工、农民组成的抗日武装就在铁道线上与日军战斗,对日作战300余次,消灭日伪军5000余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向铁道游击队投降,日军心有不甘。在谈判桌上,时任铁道游击队大队长的刘金山多次义正辞严地告诫日军铁甲列车大队队长太田:是这里的人民军队战胜了你们,你们应向我军缴械!
经过两轮谈判后,日军仍然以种种借口拒绝缴械投降。由于害怕铁道游击队炸毁列车,日军将部队撤到铁路西侧,构筑起简易工事,用铁丝网拉起临时宿营地,东侧以列车为屏障,凭借列车上的火炮和重机枪,企图负隅顽抗,伺机逃跑。
日军在车站呆了一段时间,没了供给,非常狼狈。他们没吃的,就用身上的军大衣、手表和香烟等各种日用品和当地老百姓换。有时候饿急了,他们还会跑到村民的地里偷地瓜,跑到村民家里偷煎饼,经常有村民拿着铁锨、扫帚等农具打得他们乱跑。
最后一次谈判中,时任八路军鲁南军区司令张光中带了一个骑兵班来到谈判地点,严厉指出:我军谈判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你们必须把全部武器无条件地交给铁道游击队,因为我们胜利了,你们失败了。如果你们仍执迷不悟,我军将用武力解决。至于你们的遣返问题,铁道游击队可以为你们开路条,让你们到徐州集结,统一遣返。太田再也没有理由推三阻四,终于答应投降。
1945年12月1日下午4点,受降仪式在沙沟站西边的一片开阔之地举行。当时,铁道游击队政委郑惕、大队长刘金山、副队长王志胜和日军铁甲列车大队长太田、铁道警备大队长小林站在受降场地的一条路上,日军其他部队和家属在2里路之外一个地方站着。首先由太田和小林分别把自己的指挥刀交给郑惕和刘金山,然后日军一个小队一个小队前来交枪。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拂晓,日军才把武器交完。
据统计,日军投降时共交出山炮2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30多挺、步枪1400多支、手枪数十箱、子弹百余箱。但细心的铁道游击队发现,日军还藏有部分枪支,不肯上交。接到铁道游击队的报告后,张光中亲自去见太田,严辞告诫。日军又交出500多支步枪、70多架照相机。受降仪式结束后,铁道游击队用20多辆牛车,花了两天时间才把这些武器全部运到鲁南军区司令部。
这批日军在沙沟缴械投降后,鲁南军区给他们开了路条,由铁道游击队队员向徐州方向押送。在一个小小的沙沟站,1000余名日军正规部队正式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队缴械投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军事受降史上十分罕见的一幕。
图片由张汝峰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