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为上海铁路局南京供电段南京高铁车间“青年书屋”一角。
图二为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周水欣。 周水欣 供图
世界读书日那天,当当网上书店搞活动,我将放在购物车里的一批书买了。这两日等书中,感觉很是兴奋。其实,有些“旧书”还没读完,可是“新书”却更令人期待。这种心情,就跟女子们买了新衣裳,等待试穿的感觉一样。隔天上班时,我跟单位同事分享了这一购书讯息。我们单位一直有间“青年书屋”,单位出资、专人负责定期买书。在我的身边,爱书人是很多的。
近几年,纸质书籍有式微的趋势。一方面,很多人不读书了,他们通过手机、电脑获取并阅读信息。特别是随着以Kindle为代表的移动阅读器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成为风尚。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化信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阅读娱乐化态势愈演愈烈,严肃阅读已淡出不少人的视线。另一方面,网络媒体、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以报纸、杂志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
从写博客到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我是新媒体的忠实拥趸者。然而,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始终坚持读纸质书。这么做的原因有二:第一,我不想让网络洪流淹没我;第二,我贪恋着纸质书的形制与感觉。在工作日的午休时间或周末的清晨,打开一本书,慢慢地读、静静地想,以读书来面向未来,在书里寻找精神的王国,多好!当然,我不反对身边的朋友读电子书,其实只要是“阅读”,用什么形式并不重要。我们大可不必纠结读一本有油墨香气的纸质书,还是用Kindle等电子阅读器阅读,只要开始阅读,无论读有趣的书,还是艰深的书,都是好的。
写至此,想起单位里还有一间不大的“青年书屋”,在那里我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偏爱读纸质书的朋友。近几年,“青年书屋”里的书在不断增加,同事们把自己想看的书写在书单上,由团委定期统一购买。每逢五四青年节前后,单位也会买来书籍丰富书屋“藏品”。工作之余,我常到书屋里看看是否有新到的好书,也会将自己看完的书捐给书屋,让好书带给更多人精神营养。愿意借书或捐书,也是阅读带给我的改变。以前的我,视好书为珍宝,不肯借书与人,若说捐书,更加不可能。前一段时间,在看了《不持有的生活》这本书以后,我幡然醒悟:人不能占有太多东西,书看完了便收在一旁,很久不再翻动。书会老、也会寂寞,被阅读才是一本书出现在这世界上的意义,为什么不让书流动起来呢?
在南京供电段南京高铁车间会议室内,“青年书屋”的长方形铜制小牌摆在一个大大的文件柜内,柜子里摆满了书,这算是一个移动的“青年书屋”。站在书架前,我仔细看着摆放整齐的一排排书,书的内容五花八门,甚是有趣:有工具书,有古今中外的名著、有政要名人的自传,还有炒股技能等。再往下看,我发现好几本老版本书籍,多是林语堂、王国维、沈从文、郁达夫等人的作品集,这些书看上去都旧旧的,封面暗绿。我抽出一本翻开,旧书的那种独有的“书香”味道扑面而来。翻完了一本,我意犹未尽,不由得伸手去拿另一本,旁边一位车间技术员走上前来,笑着对我说:“这一套书是我们这个小书屋的‘镇屋之宝’,可以在这里看,不外借的哦。”原来,这一套书是一位老师傅捐给“青年书屋”的。我跟这位年轻的技术员就班组的阅读情况聊了聊,他跟我说以前车间班组借书的人不多,现在则不少。“我们跟班夜间‘天窗’修回来之后,有一段休息时间。我习惯在这里借一本书,看一会儿,有时候跟书籍一起迎接天亮。”我俩相视一笑,一打眼就知道他也是一位“阅读者”,深觉铁路行业到处都是爱书人。
在我的既有经验里,一旦养成了阅读习惯,很少有人会轻易放弃。书籍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带我走进另一个世界——那里平静且安逸,让人远离戾气。书来了去,去了来,这一本感人肺腑,那一本有趣极了,还有几本没什么意思。一鼓作气读完一本喜欢的书,起身伸个懒腰,再惬意不过了。
平日读书,我喜欢做读书笔记,读得多了、写得多了,我便有把这些读书感悟整理一番的想法。机缘巧合,我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在里面定期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也间或发几篇书评。让我欣喜的是,因为这个荐书的栏目,我的微信公众号里有了一批经常互动的订阅者。在他们之中,多是如我一般的中年人,还有几位耄耋老人。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书的世界里,我们是最知心的朋友。大家通过网络交流读书心得、聊过往的经历、谈当下的生活,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那火热的交流情景,好似多年前我与三五知己坐在大学草坪上畅聊——那是属于青年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热血沸腾。读书,让我们在饱经岁月的磨砺后仍怀有赤子之心,这让我更加觉得阅读是一件有非凡意义的事情。
读书累了,我会站起身来、环顾自己的书房——这也是一间“青年书屋”。在这里,我将一直读下去,并因此永远都是青年。
供职于上海铁路局南京供电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