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文艺

星耀大秦

2018-08-16 08:40:52来源:用户投稿作者:铁路乘客

大秦线是中国重载铁路的摇篮,中国重载铁路从这里起步,一路高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撑。在创造中国重载辉煌的30年历程中,大秦线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敬的人物,程利甫、李海龙、景生启、吴予可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是大秦重载铁路上的“明星”,为中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程利甫,思维敏捷,大秦线上的第一代重载司机。2003年8月31日18时16分,悬挂着“万吨列车首发”大红横幅的DJ1型01号电力机车和03号电力机车,双机牵引着编组120辆、长1500米的71009次万吨重载列车,在震天的锣鼓声和人们期盼的目光中,从湖东电力机务段湖东二场缓缓驶出,平稳地驶上大秦铁路,开辟了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新纪元。

2003年5月,当程利甫信心十足地登上DJ1型机车时,机车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把他弄蒙了。仅凭自己中级技师的功底,学懂弄通谈何容易,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从此,他不浪费一分一秒,上机车、下地沟,问专家、求老师,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学,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找,从每个操纵细节到故障现象的对比处理,他都反复琢磨推敲。为了更深入地掌握机车性能,他买了《电子专业英语词典》等工具书,白天进行静置试验和运行试验,晚上分析总结。经过40个日夜,他终于写出了《万吨列车突破规章的建议》《万吨列车操纵安全提示卡》等十几万字的实验笔记,绘制出《大秦万吨列车运行提示卡和操纵示意图》,为万吨列车开行提供了重要依据,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开行万吨列车的行家里手。他还向全段乘务员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建起了一条“故障110专线”,24小时开机,为每位求助者提供帮助。

李海龙,精业务、擅创新,一直奋战在大秦重载一线,从一位重载司机成长为重载技术的管理者和指挥者。李海龙没有止步于2万吨重载列车试验成功的辉煌,而是从管理者、指挥者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重载司机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重载的安全性、平稳性,以适应铁路重载发展的需要。面对货运增量与人员紧张、增量与安全等问题,他同班子成员一同想办法,把难题一一解决。

景生启,温文尔雅,内心坚定,常常在表彰会结束后第一时间就登上机车。多少次机会,他可以离开三平方米的司机驾驶室,换一个更大的平台一展才华,然而他放弃了,选择留在重载司机岗位。留下意味着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意味着付出更多心血。3万吨重载组合列车成功开行后,景生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敢有丝毫松懈。2018年,在“货运增量、太铁有为、行动有我”活动中,他通过细心观察、科学计算及优化操纵方法,压缩了2.1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行时间,大大提高了大秦线的运输效率,为实现货运增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吴予可,敬业实干,山西省劳动模范。1990年,他来到大秦线,光荣地加入了机车乘务员行列。他刻苦钻研技术,为了学懂弄通机车电路图,时常在机车上爬上钻下,熟悉机车电器位置,寻找处理故障的最佳方法。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的使命感,他在安全生产中屡创佳绩,积累了丰富的安全行车经验。他即将退休,仍兢兢业业地奋战在一线,开好每趟车。

大秦重载,不光是奇迹创造之地,更是一片孕育重载人才的沃土。30年间,从这条铁路线上走出了这么多劳模、先进,他们努力付出、默默奉献,推动着重载铁路的发展,让世人看到了大秦重载人特有的铁路风范、重载气派。

本文图片由冯原平提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