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距尺变化见证铁路发展
轨距尺是铁路工务部门检测线路上两条钢轨间轨距和水平的一种主要工具。它的长度大于两轨间的距离,又短于一根轨枕的长度。虽然轨距尺不大,但它的作用对行车安全却至关重要。它的演变和成长过程就像活化石一样,记录了铁路工务部门检测装备的演变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铁路工务部门使用的轨距尺是木式轨距尺,重量轻,采用优质白松经过干燥定形处理后制成。工长检查设备时是一人用轨距尺检查,一人跟在检查人后面记录检查数据。有一流行语说明了当时的情况:轨距零,水平零,工长边跟着大学生。
到上世纪80年代,轨距尺经过不断改进,木质轨距尺发展成万能道尺。作业时,检查轨距的一端是固定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控制,有了伸缩性,可以紧紧地顶住另一端的钢轨内侧,通过刻度读出轨距的数据。万能道尺检测两股间钢轨水平的功能有了新的改进,道尺由木制的改成了铁制的,防止了木质轨距尺因变形而影响检查数据的精确性,轨距尺的中间装了一个圆形刻度盘,作业人员通过转动看水珠的移动,在刻度盘上读出水平的数据。后来,铁制轨距尺又被改装成铝合金的,稳定性好重量又轻,还减轻了检查人员的疲劳。
上世纪90年代,电力机车的大量运用促进了轨距尺的改进。为了防止在电气化区段检查或作业时发生连电事故,道尺又加上绝缘装置,这样放在钢轨上检查设备时就不会发生连电事故。随着铁路信息化的发展,轨距尺自身也不断发展,一批批数显轨距尺装备到一线班组,它们可以直接读出检测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质量。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工务维修体制的改变,检修体制也发生了变化。检测中心和检测工区成立,并为检测工具配了新轨道检测仪。新轨道检测仪对工务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以前需要人工分析的事项它可以一次完成,以前人工检测设备时很容易劳累,而且效率低。新检测工具上岗后,全部进入数字化状态,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现在车速越来越快,对线路、道岔的检测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检测质量,轨距尺每季度都要回到计量室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和整修,工作人员要清理道尺上的油污,拧紧松动的螺丝,更换损坏水平珠。为保证道尺健康上岗,相关部门对不按时送检道尺的车间和班组还要进行责任制考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