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的记忆
我的父亲是一名山区铁路线路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深植着对线路工的崇拜和仰慕。从我记事起,每年只能见到父亲一面。那个时候,父亲在贵州山区铁路上班,母亲带着四个儿女在四川省一个小镇里生活。当小朋友的父亲牵着他们的手散步、玩耍时,我也曾哭着要父亲。母亲说,你的父亲在单位上每个月都出满勤、干满点,为的是多挣点钱,给你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父亲高度近视,就算戴了眼镜也基本看不清楚。为了养家糊口,他在铁路上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在工友眼里,父亲算得上是有学问的人,旧社会上过高中的父亲,时常让工友刮目相看。
12岁那年,我和同学放学回家,远远看到了父亲,激动地向父亲来的方向奔去,随后与父亲一道回家。那天,父亲告诉我们:“这次回来就再不分开了”。我终于知道父亲说这句话的原由,因为父亲是来接我们全家去贵州。那天晚上,我失眠了。
17岁那年,我接替了父亲工作,成了第二代线路工。临走的时候,父亲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纪念章给了我。那天,不善言谈的父亲,整个晚上滔滔不绝。父亲告诉我,四川解放不久,他参加了筑路大军修建宝成铁路,安营扎寨于江油县境内的斑竹园。那时,他和工友成天开山劈路,所经之处大都荒无人烟,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1952年那个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凛凛,他住在工地附近一户农户家里,盖着从家中背来的一床薄被,实在冻得难受,便将放置在屋里的寿木盖打开,躺在里面避风寒,反而觉得又暖和又舒适。后来,那户人家知道了,也没有说什么。在那个寒冷的冬天,父亲一直这样住着,直到施工任务完成离开那里。每天,他们背着、扛着、挑着一二百斤重的泥土和石头,在悬崖峭壁间行走,有的地方甚至行走在只有山羊才能攀爬的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在寂静的大山深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惧烈日晒,不惧寒风咬,用信念和忠诚,为宝成铁路的顺利通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父亲说:这条铁路全线修建隧道300多座,各种桥梁上千座,其中一段线路垂直落差800多米,建设者用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立体重列三层,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观。1956年7月12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宝成铁路全线贯通。1957年底,他得到了这枚有着纪念意义的徽章。
从小到大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这么多话,他虽然讲不出许多大道理,但却用朴实无华的言行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细看这枚小小的纪念章,上端是路徽,左右两侧是麦穗和红色绶带,主图案是一列开行在崇山峻岭中由内燃机车牵引的客车,下方是“宝成铁路通车纪念”八个字。父亲将这枚纪念章传给我,我知道这是在向我暗示着什么.....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父亲的头发变白了,后来,父亲的眼睛也看不见了,他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山区铁路,把厚重如山的爱给了我们四个儿女。三十多年线路工作和生活的艰辛,让我挚爱的父亲病魔缠身,肺心并气管炎、冠心箔…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往日和父亲相随的点点滴滴却更加地清晰,我越发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对儿女们那深似海、厚如山的爱。思念里,我用这笨拙的笔来祭奠您,愿您在天堂安好,来世,还做您的儿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2023第十六届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圆满02:03
- 陕铁职院: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产业升级创09:42
- 广东省“千企兴千村”(粤东)消费帮扶助06:50
- 重庆轨道15号线二期17标廖家溪轨道专用10:17
- 沪蓉高铁首榀钢横梁成功吊装08:22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