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的陕西关中地区,冬寒抱冰,呵气成霜。清晨7时30分,西安电务段信息设备维护中心工长闫勇正和几名工友们一起准备外出的行头。工具、备品、水、干粮,装了满满三个大包。
闫勇所在的信息设备维护中心是西安电务段拥有本科学历人员最多、平均年龄最孝管辖范围最广的“三最”班组,负责着87个车站的TDCS、111个车站的微机监测、83个车站的联锁、21个车站的调车监控、13个车站的列控中心以及23个车站的CTC等电子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这些设备复杂精密,跟铁路运输安全密切相关,所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接到求救电话,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如同为设备诊症、把脉的“行脚医生”。
乘坐2个小时汽车到耀县,转乘2小时汽车到柳林火车站,再转乘西安铁路局通勤火车到达他们的目的地——梅七线吕渠河站。今天的任务是处理TDCS工控机死机问题。
吕渠河站位于陕西耀县城北,东依桃曲坡水库,瑟瑟寒风裹挟着水面的冰冷侵肌彻骨,似乎要把整个车站冻僵一般。闫勇他们肩挎工具包,手持仪器,对该站的工控机进行故障处理。他们按照先机械后电气,先机外后机内、先硬件后软件的顺序,有条不紊地展开了故障分析,先后从电源、连线、假故障、通讯端口等方面精检细查,一干就是大半天。手冻僵了、脚冻麻了、脸冻紫了,流出的鼻涕都顾不上擦……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故障不排除不回营,这是他们多年来的工作习惯。经过七个多小时的抢修,设备故障完全排除了。当他们想以击掌熊抱的方式庆祝时,才发现手脚已经冻的不听使唤了。
2007年,中心刚刚组建,这群年轻人面对着各式各样从未接触过的新设备,自我加压,苦练本领,认真学习说明书和相关书籍,跑遍管辖内的所有车站看设备查部件,对各种技术参数和指标做到了烂熟于心,练就了“手到病除”的硬功夫。一次雷电天气后,他们发现数据传输有“丢报”现象。经过分析原因,是雷电天气对工控机、协议转换器等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影响。这个问题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如果只坐在中心观察数据,等候设备自动报警或是接到现场求救电话再处理,工作难免被动。从此以后,他们就把触角前伸到系统的末端,坚持定期对管辖内所有车站设备进行常态化检测。再后来,他们把定期检测作为制度固化下来,每季检测维护一次车站设备,确保设备稳定可靠运行。
可是,现场设备分布在各个车站,检测一次可是个大工程。转车、走山路、扛设备……一个看似“高大上”的工作,硬是让他们搞成了“技术活+体力活”。大伙常常打趣说:“上山气不喘,扛物腿不软。”其实,不少人手掌上、脚底板都磨出了水泡和老茧。
闫勇是名牌大学毕业生,自从选调进中心,就从来没挪过窝。可是,今天对他来说确实有点吃不消。已经连续跑了好几个站区检测设备,加之工作时长时间蹲着,使他腰背疼痛,脚也红肿了,站起来都很困难。这次外出,大家都让他留下,可他说:“那个站区我去的多,情况我比你们熟悉。再说了,小张前天在站上更换设备主机时,被现场设备砸伤了脚,还在坚持工作,我怎么能拖后腿呢?”他悄悄吃点止痛药,又投入了工作。
TDCS集中检修1550站、微机监测设备集中检修1580站、微机联锁设备集中检修1470站……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凝结了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可以想象,身怀绝技的他们穿着橙色反光背心,风雨无阻地奔波在一千六百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无疑会成为铁路线上最美丽的色彩。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