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五点半,天没放亮,刘全胜总是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再骑着朝侯马站蹬去。
侯马站的客运一、二站台,是旅客上下车的必经之地。作为车站的窗口,环境卫生不仅代表车站的整体形象,也直接影响候车旅客的心情。而刘全胜和他的搭档们要时刻保持好近一万平米站台的整洁卫生,特别是年近60岁的他来说,工作显然不轻松。
“不怕给女婿丢脸?”“这有什么丢人的,在哪儿不是干活呢。”当有人觉得保洁工作没有面子,况且他的女婿是侯马站的车站值班员,于是劝他找站领导调换岗位时,刘全胜轻描淡写地说到。在从事保洁工作前,刘全胜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曾担任原属于直属站的侯马站的工会干事、车站多经公司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也是坐办公室的干部。由于多经公司改革,2009年刘全胜再次回到侯马站,并且干了大多数职工最不愿意干的工作。
“再脏再累的活,总得有人干吧1“习惯了就好了。”当有人和他谈起保洁工作艰辛时,他觉得不论做什么工作,是否用心去做好才是关键。刘全胜不仅要打扫站台卫生,还要负责捡拾股道内的白色垃圾。刚开始干保洁时,保洁人员拿着簸箕,风一吹,垃圾特别是废纸等轻浮物又撒了一地,于是他们把簸箕换成口袋。可袋子是软的,边捡边投时又不方便,他就开始琢磨,最后自己动手,用铁线弯成口袋大小的圆形铁环,再把袋口缝在铁环上,捡拾垃圾时又快又方便。
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旅客变得多起来。“这几天旅客将出现到达高峰……”趁工友李建国说话间,刘全胜拿着笤帚和垃圾袋,淹没在人群中。
迎来送往的人群中,身穿工作服的刘全胜若隐若现,或捡起地上的废弃物,或清扫碎片状脏物……他像匆匆赶路的行人,又似寻觅物品的失主。
不到两个小时,五十米距离一个个的垃圾桶让刘全胜填满了。他将手伸入桶内,朝里面压了几把,双手吃力地将套在桶内的黑色垃圾袋取出,扎好袋口,并给桶内更换上新的垃圾袋。“我们每天抡起扫帚几千次,捡拾垃圾数百斤,遇到客流高峰,是劳动强调是平常的好几倍。”刘全胜说,“列车到站密集,旅客上下车集中的时段,是最忙的时候,上下旅客是一拨接一拨的,扫地、拖地、擦拭座椅,必须在最短时间完成。即使是寒冬腊月,衬衣也经常是湿的。不过,这也算是锻炼身体吧。”刘全胜边扫地边开玩笑地说着。
中午12点到14点,是一天中旅客列车到发较为集中的时段,候车大厅、旅客站台人潮涌动。刘全胜和同事们仍在清扫地面、冲洗厕所、收集垃圾,一次次地重复着这简单、枯燥而劳累的工作,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片刻,渴了就喝口凉白开水。
时近下午14:30分,刘全胜这才快步返回休息室,拿起水杯大口地喝起来……。
今年59岁的刘全胜,从事侯马站保洁工作已经7年了,再有一个多月,他就要离开保洁岗位光荣退休了。“尽可能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是保洁人员最大的心愿,也是我为侯马站春运作出的最后一次贡献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