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压力,若有人分担,就会减半;
心里的喜悦,若有人分享,就会加倍;
今生,无需千言万语,只要我懂你……
清晨,高大巍峨的乌蒙山巅在浓浓纱雾中直插云间,高山峡谷之中钢铁巨龙依山而踞。雨雾唤醒了大山深处的玉舍线路工区,工区班长张雨林和担任驻站防护员的妻子杨雪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天窗时间到,开始维修作业”,2月15日7时30分,玉舍火车站行车室内,杨雪梅向担任施工负责人的丈夫通报天窗命令,5公里外的工地上,在张雨林指挥下,因受到列车冲击造成高低不良病害的钢轨,在起道机的作用下缓缓抬起,肩负起承载列车畅通的重任。
1999年7月,23岁的杨雪梅经人介绍认识了32岁的曲靖工务段养路工—张雨林,皮肤黝黑、朴实忠厚的张雨林让杨雪梅满心欢喜,知道自己找到了那个可以托付终生的另一半。同年10月,不顾家人的反对,杨雪梅从老家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跟随张雨林来到600多公里外的深山小站——新坪田线路工区。
工区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田园、那般美好,除了寂寞的潮涌还有黑暗的啄食。
大山深处除了工区,周围只有几户人家。天一黑,几乎没有什么光亮。张雨林早出晚归,每天和钢轨石砟打交道,工作服上满是黑乎乎的螺栓油,看着男朋友长期和石砟“亲密接触”的脚底板磨起了厚厚的老茧,杨雪梅每天晚上都会为他准备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感受着从脚底涌向心间的暖流,张雨林满是感动。趁着张雨林白天上班的空闲,杨雪梅将油污的工作服搓洗了一遍又一遍,看着平时“邋遢”的张雨林工作服突然光鲜亮丽,同事们不禁投来羡慕的目光,工长冯元方也和张雨林开玩笑说:“你小子算是‘捞’了个好媳妇1
2003年5月,两人终于修成正果,在老家举办了婚礼,婚后的生活依然甜蜜温馨。在爱情的滋润下,张雨林的工作劲头更足了,立志要在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为妻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尽管白天都是和起道机、捣镐等“铁疙瘩”打交道,常常累得脚都抬不起来。晚上回到家,他坚持找来专业书籍,默默钻研业务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4年5月,张雨林被任命为新坪田线路工区班长。虽说芝麻大个“官”,但在张雨林眼里,却是扛着千万旅客货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担。
看着丈夫整天奔波在钢轨与枕木间,杨雪梅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向丈夫“申请”加入工区当一名劳务工,两人同甘共苦,也能补贴家用。不想,却被心疼妻子的张雨林一口回绝。遭到拒绝的杨雪梅也只能做好后勤工作,心细如麻、体贴温柔的她做饭、洗衣、整理家务……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张雨林有个“贤内助”的消息也传遍了段内,2次被段上评为“五好家庭”。
2011年12月,曲靖工务段接管(六盘)水红(果)线。“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水红线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大多职工都避之不及,张雨林却主动申请到水红线上最高、最冷、最险的玉舍线路工区,工区所在地区平均海拔1800多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常年被雨雾包裹,属于艰苦中的“最艰苦”。
刚到工区,就遇上停水,而且一停就是四个多月。生活用水都是从老乡家里借用,每天都要穿过600米长的站台,一桶一桶地提回来。 “直到现在,一提起停水,胳膊就不自觉地疼上了。”杨雪梅开玩笑地说。
除了缺水,最头疼的还是天气,几乎每天都是浓浓的雨雾,能见度不足200米。衣服洗了,四五天也干不透,要穿在身上靠体温才能暖干。一到冬天,楼道、卫生间到处都会结冰。
玉舍线路工区承担着8.9公里线路、18组道岔的养护维修任务。工区只有3名正式职工,1名劳务派遣工,其余16都是劳务工。人员调休时,防护员只能安排替岗人员。
防护员是关乎到现场作业人员劳动安全的关键岗位,总觉得安排替岗没有专职防护保险的张雨林为此常常愁眉不展。
杨雪梅看出丈夫的担忧后,向张雨林提出自己来当防护员的想法,没想到被张雨林再次回绝。这次杨雪梅没有灰心,想方设法说服丈夫,在妻子的软磨硬泡下,张雨林决定让妻子试试。
隔行如隔山,从头开始学防护并没有那么简单。作业现场防护需要准确掌握作业计划、作业组织、影响范围、计划天窗时间等,还有与施工负责人、驻站联络员、中间联络员坚持防护“三确认”制度,尤其是通知调度命令和行车信息预报、确报、变更通知标准用语一个字都不能错。
杨雪梅就在家里反复练习,并时常向丈夫请教,感觉自己已经学会学透的张雪梅主动向丈夫“请战”,信心满满地准备一展身手。没想到,第一天上工地,面对震耳欲聋、呼啸而来的火车,杨雪梅彻底慌了神,平时学的瞬间忘得一干二净,甚至连上下行都分不清楚。
当着众人的面,恨铁不成钢的张雨林狠狠批评了妻子,看着丈夫不留情面地对自己大声指责,杨雪梅委屈地哭了。
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哭过之后,性格倔强的杨雪梅咬牙坚持,10次不行就练20次、30次,直到熟悉为止,渐渐地,她熟练而系统地掌握了防护知识。4年多来,从现场防护到驻站防护,杨雪梅通知行车信息和调度命令从未发生过一次错报漏报,从未发生过“两违”。看着妻子娴熟的业务,再也不用担心防护替岗的张雨林心里暗暗高兴。
嫁给铁路人就“嫁”给了钢轨,需要道砟般的默默付出,需要道钉般的恒心坚守。
对于亲人,两人只有亏欠。17年来,夫妻俩一共在工区过了11个春节。自从远嫁他乡起,16年来杨雪梅只回过一次娘家。4岁零2个月的女儿从小就寄养在婆婆家,至今只来过工区4次。
去年5月份,婆婆带女儿来到工区,听到近1年不见的女儿叫自己“妈妈”,杨雪梅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抱着女儿热泪难止。工区每天早上7时点名,5时30分就要起来做早点,此时女儿还在熟睡。而每天下班回来已是傍晚,夫妻俩只能陪女儿在工区附近玩耍。即便如此,短暂的相聚时光还是让两人感到幸福无比。
“等把曲靖的房子装修了,接父母和女儿一起过来……”说起未来,夫妻俩幸福的脸上满是期许。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