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达人”郭卫科
深秋时节,陕南的天气阴冷冻人。6点的安康寂静万分,郭卫科吃罢早饭麻利地穿上棉大衣,戴上段上刚发的防寒手套,背起场强测试仪和工具包,带领2名工友径直向火车站走去,今天他们的任务是测试区间场强作业。迎面吹来的冷风,不禁让同行的三人打了个寒颤。
郭卫科,1997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西安通信段安康无线通信车间工程师。入路以来,他始终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兢兢业业完成岗位的生产任务。2005年,工作调整后的他由现场综合通信工区调入安康无线地面台工区担任工长,干起了专用无线通信,负责维护襄渝、西康、阳安线管内设备,并且一干就是十年。
这10年,正是通信技术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对于铁路通信也是如此,地面通信设备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早期襄渝线无线通信设备使用的是400M+400K的“二合一”模式,设备虽简单,却没让维护人员少跑区间。“调谐盒”是那个时代的技术核心,过相器是难点,400K信号干扰是常见问题。为了保障车机联控的顺畅,他虚心求教老师傅,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现场,积累维护经验。大竹园车站就此成为了工区第一块“试验田”,期间他带领工友不断试验,通过调整400K天线的长度,调节调谐盒、寻找谐振点,达到调谐盒与天馈系统的最佳匹配,使电台功率最大化输出到天线发射出去。为隧道内增加400K天线,延长信号的覆盖,解决过相问题。积极查找区间的“黄灯泡”,联系电力部门解决因接触网接点受潮打火花造成的低频信号干扰......经常一干就是一周。在他的积极带动下,彻底解决了大竹园、紫阳、权河、旬阳、蜀河等站正常联控不稳定的难题。
而这之后,诸多困难接踵而来。由于阳安线和西康线使用的是奥地利互控台,网管监控界面全是英文,维护工作遇到了“拦路虎”。在多番查找资料后,郭卫科摸透了设备维护“套路”,根据个人经验,总结制作了一份简单的中英文对照表,清楚标明设备状态、设备参数和操作命令,一举解决了车间生产维护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工区职工维护信心倍增,从不会到主动上手,设备质量大幅提高。
随着西康二线的开通,安康无线通信车间管内设备类型也逐步增多。400K设备退出了历史舞台,400M直放站落户安康,管内一时间新增175台区间直放站,400公里漏泄电缆。为了适应新设备维护,在前期验收过程中,他就开始收集第一手资料,熟悉设备组网方式、测试方法,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设备隐患。开通初期,因电力停电、直放站板件质量问题造成的区间弱场还是屡屡发生,身为地面台工区工长的郭卫科,经常带领工区职工倾巢而出,一个个像“爬山虎”“钻山豹”一样,常常背着二、三十斤仪表板件行走十几公里。
“人员不够,工作量陡增1成了摆在工区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个大胆的构想逐渐在他脑海中闪现,于是提出了模拟现场情景在室内搭建无线设备实训基地的建议,此建议经段论证后交由他负责组织实施。经过近一个月的研发论证、布线整理、设备调试,实训基地集齐了现场使用的复式网管、车站电台、DMIS解码器、调度命令转接器、直放站近端机、直放站远端机、天线和漏缆。实训基地投入运用以来,方便了同事们特别是新工对新设备的学习掌握和日常故障的处理、设备升级试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维护实践,他还总结出光纤直放站故障处理“三看三记三析法”,独自编撰《虹信直放站维护作业指导书》、《希电光纤直放站维护作业指导书》,并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2015年,工作表现优异的他从工区调入车间任工程师,包保东站检车工区,负责机车CIR维护,对他来说又是新的起点。为了搞好机车设备日常管理,郭卫科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机车检修标准化作业,和工友蹲守车站、一级防洪点掌握车机联控实际效果,建立健全CIR动态揭示、数据分析制度,使得管内CIR设备质量大幅提升。工作中的他常常用这样一句话来告诫自己:“无知,是最可怕的。要有风险意识,怕就怕我们的干部、职工看不到风险。”正是这股对无线通信维护工作的不服输和“较真”劲儿,他多次被评为路局、段“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并在2015年10月被总公司授予“全路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蒋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铁路资讯
- 农历小年车票开售 铁路春运售票超1亿张08:09
- 这一年,你的平安有铁路人在守护08:09
- 京张“四电”通过初验08:08
- 铁路新装备拉动“公转铁”08:07
- 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有新招08:06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