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职工

坚守在隧道深处——记中铁二十一局三公司丽香铁路项目架子七队队长陈兵涛

2017-12-05 09:37:09来源:用户投稿作者:孙臣领

长度只有172米的姆木隧道,是I级高风险隧道,在最初设计时是按明洞施工。但考虑到拉市海景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原因,改为暗洞施工。隧道埋深最浅的地方只有2米,最深的地方也只有20多米,这在全国的隧道施工中也是罕见的。而且隧道属于灰质泥岩和膨胀土地质,洞顶上方是农民的果园和一条流量很大的山泉水渠,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安全隐患。正是因为浅埋、渗水、塌方等施工风险,平均每天仅能掘进1米左右,使隧道的施工周期长达5个多月。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兵涛既要跑姆木隧道,更要跑蒙古哨隧道和涵洞路基,任何一个地方都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大意和疏忽。7月13日,姆木隧道安全贯通,陈兵涛终于可以腾出大部分时间集中精力抓蒙古哨隧道的施工了。

今年9月中旬,本就围岩结构松散的蒙古哨隧道进口方向,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甚至是超前地质探测时都没有发现异常的地段,突然出现大面积严重渗水,给软弱松散的围岩施工带来极大困难,导致施工进展受阻。作为队长,自然是焦急万分,必须稳定队伍,稳定人心,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这就要陈兵涛首先坚守在掌子面,想办法稳定围岩。在项目部和工区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他带领队里的技术人员和工班长,顶着大雨般的渗水蹲在掌子面,研究解决围岩加固办法,寻找掘进施工中最稳妥的施工方案。

那段日子里,隧道施工中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也都进行了试验性施工,但效果还是不理想。曾经是安质部长出身的陈兵涛窝着一肚子火,很是不服气这样的僵持。于是他就带着队里的QC攻关小组,在掌子面摸索适合这种地质的施工方案。纵向注浆不行就扩大注浆范围,连同拱部和边墙周边一起注浆;对初支地段全部实行密集式锚杆加固,同时将拱部渗水引导到边墙指定部位,先保证山体的稳定,减少初支地段风险。这样做虽然成本加大了不少,也拖慢了进度,但至少能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经过半个多月的实际操作,这个笨办法却很实用,不仅有效遏制了挤压变形,也稳定了初支地段,为仰拱施工、二次衬砌和小幅进尺施工赢得了时间,更重要的是稳定了人心,打消了大家的恐惧情绪。

“那段时间我们都是能在掌子面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吃饭、喝水都是厨师送到掌子面,累了、困了就在避车洞里眯一会儿。项目领导也特别关注这个蒙古哨隧道进口,三天两头往这跑,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说起那段经历,陈兵涛记忆犹新的说:“虽然每天坚守在掌子面很苦很累,但项目部领导和工区领导也经常陪着我们一起守时熬夜,我们苦,他们也苦。这样换来的是凝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度过了难关,终于安全通过了那段最危险的地段”。

“蜂採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终日的辛苦劳作,没日没夜的奔忙,看到蒙古哨隧道施工终于走上安全稳产的轨道,看到一座座涵洞成型伫立,看到一色的桥墩树起,看到姆木隧道贯通,看到一个个节点计划逐步推进,陈兵涛终于舒了一口气。

如今,在架子七队110多名员工的团结拼搏下,从姆木隧道到蒙古哨隧道,逐渐有了一条清晰的龙脉,一条铁路的雏形正在形成。职工们为之高兴,领导们为之欣慰,监理、业主也都为之松了一口气。当然,前面的路更长,蒙古哨隧道的建设也更艰难,陈兵涛和他带领的架子七队员工们,还要不懈的拼争,用规范和激情,铸造一座更加辉煌的历史丰碑。(孙臣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